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上方》
《登上方》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春风白发,醉上碧岧峣。

帆落天边雨,人行树里桥。

舞台青草合,霸气白烟消。

吴越分地登临不自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霸气(bà q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现出强大、威严、不可匹敌的气势。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分地(fēn dì)的意思:分开土地,分配土地

横分(héng fēn)的意思:指按照某种标准或规则进行分割或划分。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天边(tiān biān)的意思:指远离自己所在地点的地方或事物。

舞台(wǔ tái)的意思:指演出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的场所。

吴越(wú yuè)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争斗或竞争。

不自聊(bù zì liáo)的意思:不自己和自己聊天,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无人交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登上方时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句“春风白发”以春风轻拂白发的形象,既展现了季节更替,也暗含了岁月流逝之意。接着“醉上碧岧峣”,诗人似乎在春风中微醺,登上了高耸的山峰,表达了他内心的豪情与超脱。

“帆落天边雨,人行树里桥”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描绘了一幅雨中航行与人在树间小桥行走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雨落帆停,人行桥上,这样的场景既具画面感,又蕴含着人生的起起伏伏。

“舞台青草合,霸气白烟消”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舞台与青草合,可能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霸气白烟消,暗示了权力与荣耀的短暂,以及时间对一切的消解。这两句诗富有哲理意味,让人深思。

最后,“吴越横分地,登临不自聊”点出了地点——吴越之地,历史上曾是战乱频仍的地方。诗人登高远眺,面对这片曾经充满战火的土地,内心不禁生发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和平的渴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登焦山

风帆战舰入沙洲,不动云烟一豫游。

只见晴光安水面,潮声静里卷潭湫。

(0)

船泊无锡

扬帆百馀里,警跸惠山泉。

竹倚青松外,藤悬秀岭巅。

垂杨初匝幔,新藻写澄渊。

惟爱此清洁,开言点素笺。

(0)

军中夜尝擐甲达旦

四山风静建旌旄,帐外沙明片月高。

除逆安民非得已,终宵擐甲敢言劳。

(0)

挽大行皇后诗四首·其三

音容悲渐远,涕泪为谁流。

女德光千祀,坤贞应九州。

凉风销夜烛,人影散琼楼。

叹此平生苦,频经无限愁。

(0)

登卧龙山越望亭

周览山川历井疆,越峰突兀见青苍。

争流万壑通城郭,一一看来在下方。

(0)

经泰山之麓

耸巘高峰记昔攀,春回瀑水响潺潺。

万层石级云霄上,千里烟村缥缈间。

暂驻犹然思往事,凭陵直欲小人寰。

朱旗翠葆疏林外,已见巍巍俯众山。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