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万物外,身在万物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对景(duì jǐng)的意思:对比观察景物,领会景物的美妙之处。
多岐(duō qí)的意思:多个分支或方向,多样化的选择或情况。
流形(liú xíng)的意思:形态不定,变化多端
任性(rèn xìng)的意思:指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不受约束。
融融(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和谐统一,融洽和睦。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贤人(xián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道德高尚的人。
形意(xíng yì)的意思:形态和意义相符合,外表和内涵一致。
愚蒙(yú méng)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缺乏智慧和见识。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的《感兴十七首》中的第八首,通过“沌然者愚蒙,任性时能通”开篇,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人们在混沌无知的状态下,往往能够顺应本性,达到一种心灵的通透。然而,在面对是非时,人们往往会陷入歧途,因此诗人提出以自我反省作为应对之道,“吾以反吾躬”。
接着,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自由与外在世界的交融:“心在万物外,身在万物中”,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心灵状态,同时又不脱离现实,保持着与世界的联系。诗人通过“对景思不起,流形意融融”来表达在这种状态下,心灵与外界景物和谐共存,情感与景象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超脱而又和谐的境界。
最后,“持此谢宇宙,贤人或可同”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这种超越世俗的领悟,向整个宇宙表达敬意,并期待与那些同样拥有深邃智慧的贤人共享这份感悟。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