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德 山 涓 老 无 句 堂 宋 /王 之 道 峰 头 示 众 合 如 何 ,一 棒 由 来 已 自 多 。空 去 空 回 还 信 否 ,至 今 疑 杀 那 人 诃 。
- 翻译
- 山峰之巅展示给大众会怎样呢?
一直以来,棍棒的力量就很大。
- 注释
- 峰头:山峰顶端,引申为高位或显赫地位。
示众:向众人展示,公开表明。
合如何: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或反响。
一棒:比喻强大的力量或决定性因素。
由来:自古以来,长期以来。
已自多:本身就很多,这里指力量大。
空去空回:空手去空手回,形容没有结果或徒劳无功。
信否:是否相信。
至今:直到现在。
疑杀:怀疑责怪到极点。
那人诃:那个人的责难或批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题目为《题德山涓老无句堂》。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峰头示众合如何,一棒由来已自多。"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种自然景象,其中“峰头示众”可能指的是山峰之巅对下方展示其壮观,或者是时间流逝后山峰依旧屹立,向世人展示着永恒的风貌。而"一棒由来已自多"则是说时间如同行走的僧侣手中的拐杖,每一步都在无声中增加着岁月。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差异,以及时间流逝的主题。
"空去空回还信否,至今疑杀那人诃。"
这两句则带有深刻的哲理思考。“空去空回”可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虚幻,而“还信否”则是在询问这种循环是否值得相信或追寻。最后,“至今疑杀那人诃”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某个事件的怀疑与反思,或者是对历史上的某些人物的评价存有疑虑。
整首诗通过山峰、时间和生命无常的思考,隐约地探讨了存在的意义和历史的价值。王之道以其深邃的内省和精湛的笔触,在宋代文人中树立了一席之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将返韶州三至半帆亭有作
珠江小住倏言别,蜡屐无暇登西樵。
抗尘走俗二十日,幸遇良友栖僧寮。
半帆亭上足幽趣,披襟久坐除烦嚣。
浮萍得雨铺绿锦,密树倚石成翠峣。
高轩明敞缭虚槛,回廊宛转通小桥。
此中大有濠濮意,趺坐奚必鸣双桡。
道州何子爱结客,新诗满箧酒满瓢。
淋漓鬼趣佛国现,萧疏梅影空堂招。
兴酣放论藐今古,境地创辟词高超。
我来索饮辄先醉,恋恋浑忘重城遥。
海山一过仙子笑,越台风系红棉凋。
剧怜斗室梦难到,花田池馆鹅潭潮。
琳宫有缘竟三至,朴诚相见无斲彫。
嗟予苦为名利缚,且复归叩韶山韶。
云天鹏翼任舒卷,一枝窃比巢林鹪。
《将返韶州三至半帆亭有作》【清·方浚颐】珠江小住倏言别,蜡屐无暇登西樵。抗尘走俗二十日,幸遇良友栖僧寮。半帆亭上足幽趣,披襟久坐除烦嚣。浮萍得雨铺绿锦,密树倚石成翠峣。高轩明敞缭虚槛,回廊宛转通小桥。此中大有濠濮意,趺坐奚必鸣双桡。道州何子爱结客,新诗满箧酒满瓢。淋漓鬼趣佛国现,萧疏梅影空堂招。兴酣放论藐今古,境地创辟词高超。我来索饮辄先醉,恋恋浑忘重城遥。海山一过仙子笑,越台风系红棉凋。剧怜斗室梦难到,花田池馆鹅潭潮。琳宫有缘竟三至,朴诚相见无斲彫。嗟予苦为名利缚,且复归叩韶山韶。云天鹏翼任舒卷,一枝窃比巢林鹪。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3667c69a14e2e78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