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村一穗浓烟起,知是逡巡到肃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逡巡(qūn xún)的意思:犹豫不决,踌躇不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肃宁城郊时所见的秋日风光,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句“百里郊原极目平”,开篇即展现出辽阔无垠的郊野景象,视野开阔,给人以广阔的空间感。接着,“未寒林叶尚馀青”一句,点明时节虽已入秋,但林间树叶尚未完全凋零,仍有一抹绿意留存,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
“前村一穗浓烟起”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在远处的村庄中,升起了一缕浓密的炊烟,仿佛是村庄生活的象征,温馨而熟悉。这缕炊烟不仅勾勒出乡村的日常生活场景,也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一句“知是逡巡到肃宁”,通过诗人对这一景象的感知,表达了对肃宁城的到达。这里的“逡巡”既指行进中的缓慢与细致观察,也暗含了对即将进入新环境的期待与好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的感慨,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能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