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食拜扫盘桓南城亲友家书所闻见俚歌十首·其六》
《寒食拜扫盘桓南城亲友家书所闻见俚歌十首·其六》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贵人池沼鱼鳖,好佛经年不杀生。

恶少家奴苦相负,时时钩擉恣煎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池沼(chí zhǎo)的意思:池沼指的是湖泊和沼泽地,也用来比喻境地险恶、困难重重的处境。

恶少(è shào)的意思:指品行恶劣、行为不端的少年或年轻人。

佛经(fó jīng)的意思:佛教经典

贵人(guì rén)的意思:指对个人有帮助、有重要影响的人。

家奴(jiā nú)的意思:指为了个人私利而出卖国家和民族的人。

煎烹(jiān pēng)的意思:形容烹调食物的过程,也用来比喻经历痛苦的折磨。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苦相(kǔ xiāng)的意思:形容面容憔悴、苦楚的表情。

时时(shí shí)的意思:不断、一直、时常

鱼鳖(yú biē)的意思: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出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对比鲜明的社会现象。首句"贵人池沼多鱼鳖"暗示了富贵人家的生活富足,他们的池塘里鱼类丰富。然而,接下来的"好佛经年不杀生"则揭示了这些贵人信奉佛教,主张慈悲为怀,多年不杀害动物,尤其是对鱼鳖这类被视为生命的存在。

然而,诗的后两句"恶少家奴苦相负,时时钩擉恣煎烹"则揭示了社会另一面的残酷现实。那些地位卑微的恶少和家奴,却因为主人的宽容,得以随意捕捞这些池中的生物,用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种对比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公和道德伦理的冲突,以及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通过俚歌的形式,以小见大,展现了元代社会的复杂面貌,既有贵人的仁慈与信仰,又有底层人民的无奈与挣扎。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周子雨夕谈对一首

子兴在云海,招游惟竹林。

燃灯淹夕语,滴雨动秋心。

白雪怜清调,明珠悦好衿。

来朝山水霁,同作孟嘉寻。

(0)

新杨柳四首·其四

雕梁燕,雕梁燕,年年岁岁常相见。

檐下犹垂芳草帘,镜中巳歇桃花面。

平生双处似双飞,诀没离魂不再归。

是处逢春添绮丽,偏予闺閤减芳菲。

(0)

石湖歌一首

凉日有佳兴,花江携小舟。

邈然越来溪,远映青山流。

吴天尽染紫霞色,五湖浩弄苍烟秋。

西施一日綵云散,芙蓉千载馀荒丘。

繁华转眼何足言,人生适意须当年。

金樽揽取洞庭月,绿琴静鼓高山弦。

从来一两谢公屐,常在幽林大壑前。

(0)

上皇北狩歌一首

正统己巳北出师,居庸关外驻龙车。

万里清霜严警跸,千山红日照旌旗。

惊雷奔电动天地,土木狼山胡马嘶。

犹如汉高白登围,谁似陈平复出奇。

倒戈败将泣紫陌,尽说天子无归期。

百官出涕洒双阙,六宫日夜愁蛾眉。

王竑意气凌秀实,马顺碎首污丹墀。

郕王晏然登大宝,英宗凛凛胡风吹。

伯颜稽首尽臣节,也先独识龙凤姿。

胡笳吹渡百海子,天涯渺渺将何之。

紫塞惊瞻苏武庙,黄云愁拂李陵碑。

君王忽忆宫中乐,玉箸双流路辽邈。

夜夜袁斌抱足眠,君臣鱼水恩相托。

他年刻木南来书,此功堪表麒麟阁。

匈奴万骑屯长陵,宫墙之中肆焚掠。

武清鼓舞三军气,司马用兵如李郭。

紫荆关口鸾舆还,三度景皇犹不诺。

侍郎怀献绣龙枕,拜舞胡沙怨乖错。

翰林检讨批逆鳞,赵杨二子迎沙漠。

也先起舞弹琵琶,恋恋饯行良不薄。

秋来天子归南宫,万国苍生皆踊跃。

(0)

当弩渝新福歌一首

光华舜日,烂熳尧云。照帝紫极,覆帝彤庭。

左之礼造,右之乐兴。神武龙飞,海内康宁。

(0)

金陵四首·其四

李白观落星,紫裘换斗酒。

千载览遗迹,乌啼墩前柳。

沉吟怀谪仙,风流世何有。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