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前驿路,闇淡小池园。
春近花林好,日斜凫鸭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欣赏。首联“黄茅前驿路,闇淡小池园”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荒凉而静谧的景象,黄茅覆盖的道路,昏暗的小池和园子,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颔联“春近花林好,日斜凫鸭喧”则在对比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临近春天,花林显得格外美好,而夕阳西下时分,鸭群的喧闹声更添了几分生动与热闹。
颈联“幕云寒苒苒,眉月夜番番”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寒云缓缓飘过,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缓慢,而月亮如同眉毛般弯弯挂在夜空,增添了几分诗意。尾联“莫笑村居僻,谁如拙养尊”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他不因环境的偏远而感到遗憾,反而认为这种简单质朴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见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忆昔儿时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戏车。
两岁读书未离乳,书罢寻乳犹归家。
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
祇今堂上独灵椿,念及庭萱怨露草。
夜来忽梦如儿年,阿保携抱慈母怜。
人生安得常童颠,只作婴儿啼母前。
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
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