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独与心语,人皆莫已知。
落花啼鸟处,临水看云时。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题为《题自怡轩》。诗中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独特情趣和内心世界。
首句“才非世所宜”,点明诗人认为自己的才华并不适合世俗的环境,暗示了他选择隐居的原因。接着“敛迹且栖迟”一句,说明他暂时收敛行迹,选择静止、安逸的生活状态。
“口独与心语,人皆莫已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独白,他与自己心灵对话,这种对话是外界难以理解的,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珍视。
“落花啼鸟处,临水看云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置身于落花纷飞、鸟鸣声声的环境中,面对流水,仰望云朵,享受着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此趣古今在,谁云不自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情趣的肯定,认为这种乐趣自古以来就存在,不是外人所能轻易否定的,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他对内心世界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平静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