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抱璞(bào pú)的意思:比喻保持纯真无邪的心灵。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平时(píng shí)的意思:平时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时刻,与特殊时刻相对。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撒手(sā shǒu)的意思:放弃、放手
所之(suǒ zhī)的意思:指所述或所说的地方或事物。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智者在太平盛世中的抉择与命运。首句“撒手千金事太痴”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追求物质财富行为的讽刺,暗示了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物质层面。接着,“先生幸值太平时”转折,点明主角身处一个安定的时代背景,为后文的抉择埋下伏笔。
“仪徵不作笥河死,抱璞空山何所之。”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通过对比“仪徵”和“笥河”,隐喻了主角面对人生选择时的矛盾心理。仪徵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诱惑,而笥河则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理想。主角似乎在两者之间徘徊,最终选择了后者,但又陷入了“抱璞空山何所之”的迷茫,暗示了他虽然坚守内心的价值,却也面临着无处安放的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由一位智者的形象,探讨了在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如何做出选择的主题。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心挣扎,也触及了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普遍性问题,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姚补阙南仲云溪馆中戏题随书见寄
寺溪临使府,风景借仁祠。
补衮周官贵,能名汉主思。
卧云知独处,望月忆同时。
忽枉缄中赠,琼瑶满手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