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风捲地时,日暮帐初移。
- 注释
- 边风:边境的风。
捲:卷起。
日暮:傍晚。
帐:帐篷。
初移:刚刚移动。
碛迥:广袤的沙漠。
三通角:三次吹响号角。
山寒:山间的寒冷。
一点旗:一面小旗。
榻索马:马具。
引满:拉满弓弦。
射雕儿:射雕的人。
功勋:功绩。
昔:从前。
戍师:戍守边疆的士兵。
- 翻译
- 当边风吹过大地时,傍晚时分帐篷开始移动。
在遥远的沙漠中,三次响起号角声,山间的寒风中飘扬着一面小旗。
连续收起马具,准备射雕,展现技艺。
别轻视这些微小的功绩,将军昔日也曾戍守边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之战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军事行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疆战争的艰苦与冷酷。首句“边风捲地时”设置了一个荒凉而动荡的边境场景,强风卷起尘土,显露出边塞之战的紧张气氛。紧接着,“日暮帐初移”,夕阳西下,军营之帐才开始移动,透露出战争的即刻性和紧迫感。
“碛迥三通角”中的“碛迥”指的是沙漠中的一种特殊地形,此处描绘了边塞的地理特征,而“山寒一点旗”,则是在这荒凉之地,孤独的军旗在寒风中飘扬,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孤独的氛围。
接下来的“连收榻索马,引满射雕儿”展现了军队紧张有序的动作,战马被牵引着,士兵们则在准备射击,这些细节强化了战争即将爆发的紧迫感。
最后,“莫道功勋细,将军昔戍师”,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将领过去英勇战绩的肯定,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当前战斗局势的担忧。诗中没有直接赞美,而是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间接地表达了对边塞将士们不易之处的理解和尊重。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边塞战争景象的描绘,传递了一种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事件的沉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诗
犬吠出深巷,鸡鸣上树木。
月黑四无人,胡尘眯人目。
顷者五诸侯,兵败于函谷。
苏君无相权,赂秦地遂蹙。
遗民念旧主,千家齐夜哭。
男儿重意气,大雠须报复。
专诸善烹鱼,要离能击筑。
嬴政非王僚,成败恐难卜。
子房游下邳,白龙改鱼服。
桥边受异书,人前不敢读。
于留遇真龙,运筹得秦鹿。
英雄灭虎狼,万姓受其福。
当其未遇时,亡命亦雌伏。
古来非常人,厄穷天使独。
客中述怀二首·其二
城东有老僧,怜我厌兵革。
投诗说六如,劝作空门客。
我感老僧心,未忍弃巾帻。
往往访兰若,谈禅忘日夕。
路熟不厌行,事惯遂成癖。
啖饭饱伊蒲,听经伴顽石。
渐觉俗念灰,何但乡愁释!
会心在不遥,木樨香处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