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全文
宋 / 王观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素手晶盘。垒起仙丸。红绡剪碎却成团。

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鸡冠。味胜玉浆寒。

只被宜酸。莫将荔子一般看。

色淡香消僝僽损,才到长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排(ān pái)的意思:形容力量浩大,势不可挡的景象。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红绡(hóng xiāo)的意思:红色的细丝线。比喻美好的姻缘。

鸡冠(jī guān)的意思:鸡冠是指鸡头上的红冠,用来比喻高高在上的地位或者显赫的名望。

金粟(jīn sù)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财富。

晶盘(jīng pán)的意思:晶盘指的是晶莹透明的盘子,比喻事物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荔子(lì zǐ)的意思:指人才。

水晶(shuǐ jīng)的意思:指透明晶莹的玉石,比喻清澈明亮无暇的样子。

素手(sù shǒu)的意思:指女子美丽洁白的手。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玉浆(yù jiāng)的意思:形容美味可口的饮品或食物。

水晶盘(shuǐ jīng pán)的意思:指清澈透明的玻璃制成的盘子,比喻事物的真实、明了。

鉴赏

这首词作《浪淘沙令》出自北宋时期的词人王观之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珍视,以及对其易逝和脆弱性的感慨。

开篇“素手水晶盘。垒起仙丸。”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画面:用洁白的手捧着透明如水晶般的盘子,仔细地堆积起药丸。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恍如梦境的氛围。

接着,“红绡剪碎却成团。”则是说那些原本被精心剪碎的红色丝线,现在又重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团。这里“红绡”象征着美好事物,而其被剪碎后再聚集,暗喻了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和留恋。

紧接着,“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鸡冠。”诗人将那些细小的金黄色颗粒(可能是指糖果或药丸)布置得像鸡冠一般整齐,这里“金粟”象征着珍贵和美好,而“鸡冠”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形容其排列之整齐。

“味胜玉浆寒。”这句强调了这些物品的滋味超越了即使是由玉制成的清凉饮料,也彰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欣赏。

然而,“只被宜酸。”却又转折地表达了一种担忧,即这些美好的东西,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变得不再理想。这里“只被”暗示了变化的不可抗拒性,而“宜酸”则是对这种变化的感慨。

最后,“莫将荔子一般看。”诗人提醒我们不要把这些易逝的事物(以荔枝为例)看得太过简单。荔枝在这里象征着那些表面上看似平常,实则珍贵且脆弱的美好事物。

“色淡香消僝僽损。”这一句中,“色淡”和“香消”共同描绘出一种美好事物渐渐失去其原有魅力和存在感的状态。这里“僝傭损”则是对这种过程的深刻表达,传递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怀。

结尾,“才到长安。”这句诗虽然简洁,却蕴含着深意。在这里,“才到长安”可能意味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探索还未结束,长安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也许象征着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精妙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留恋以及对其易逝性的感慨,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

作者介绍

王观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元夜陪驾燕午门

银汉横空宝月团,六鳌飞出五云端。

蓬莱紫气天中起,玉井红莲地上看。

满殿娇歌留夜景,千门羯鼓散春寒。

教坊戏乐年年异,愿奉龙颜万岁欢。

(0)

四时词·其一

春风吹帘斜,帘开飞柳花。

美人高堂上,见此惜年华。

年华容易随春草,一双蛾眉镜中老。

(0)

扈从狩阳山次韵答胡学士

鸾舆晓出五城东,从狩儒臣载笔同。

日下苍龙随玉仗,道前宝马载雕弓。

苑松承露枝皆白,岛树经霜叶尽红。

向晚笳声催叠鼓,军门校猎气偏雄。

(0)

春日随驾北征次清河

万乘统元戎,鸣銮出九重。

暖尘生辇路,晴雪照行宫。

旗影西山外,笳声落照中。

书生怀脱略,须敌万夫雄。

(0)

围猎

关塞霜清晓色明,銮舆校猎出边城。

六龙扶辇旌旗合,万骑连营鼓角鸣。

远火依微秋草薄,惊沙寂历暮云平。

小臣躬睹三驱乐,?效嵩呼播颂声。

(0)

景陵挽歌二首·其一

苦雾缠丹旐,阴云拥翠旗。

山川皆敛色,草木亦含悲。

雨泣千官送,风号万国随。

萧萧笳吹发,不似奏韶时。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