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道之门,安可差讹之。
喜以乖吾好,怒以戾吾思。
差讹(chā é)的意思:指说话或写文章时出现差错、错误。
和安(hé ān)的意思:和平安宁,没有烦恼或危险。
静德(jì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内心平静。
流形(liú xíng)的意思:形态不定,变化多端
若斯(ruò sī)的意思:表示事物或情况非常相似或相近。
素期(sù qī)的意思:指平日、平时、常日。表示平常的日子或平时的状态。
天衷(tiān zhōng)的意思:指人的本心、真实的想法。
元化(yuá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改革、改造或转化后变得更加完善、先进或高级。
贞心(zhēn xīn)的意思:指坚定不移的忠诚心,不受外界诱惑或干扰的心灵纯洁。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众惑(zhòng huò)的意思:指众多的人迷惑不解,无法理解或解释。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自流(zì liú)的意思:自然流动,自然而然地流出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的《感兴十七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探讨了喜怒之情在人生道路中的影响与处理之道。诗人认为,喜怒之情如果处理不当,会干扰个人的好感与思考。他推崇“至人”(道德高尚之人)能够把握宇宙自然法则,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诗中提到,“至人”能够遵循自然规律,不被外界纷扰所动摇,保持内心的坚定与平和。而“众惑”则容易使人心绪波动,形成各种形态的情绪反应,唯有坚守正直之心,才能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保持自我。
最后两句“静德固天衷,中和安可为”,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顺应自然之道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品德应当与天地之心相合,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这种状态并非轻易能实现,需要长期的修炼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至人”与“众惑”的不同态度,强调了内心平和与顺应自然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和谐的深刻思考。
骢马东风立。有丹青、公然留住,小年颜色。
闲把生绡重展处,脉脉自怜陈迹。
回首忆、玉堂瑶席。
故我今吾谁解认,喜妆台、犹有人能识。
春梦语,感而述。金莲宝炬人难得。
况而今、杖朝已近,尚调琴瑟。
如此恩荣如此寿,千古人才第一。
真不羡、蓬莱仙客。
佳话流传如隔世,念门人、生晚从何说。
长短句,聊赛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