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痴顽(chī wán)的意思:形容人迟钝愚蠢,不肯接受劝告或改变。
得性(de xìng)的意思:指某种性格、习性、能力等与生俱来或长期养成的特点。
海地(hǎi dì)的意思:比喻做事没有希望或没有可能。
湖海(hú hǎi)的意思: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辽阔。
老子(lǎo zi)的意思:指自称,用于自傲、自夸的口气。
黎民(lí mín)的意思:指普通百姓、平民百姓。
民变(mín biàn)的意思:指民众因受压迫或不满而发起的大规模反抗行动。
气数(qì shù)的意思:指人的命运、福祸、寿数。
省躬(shěng gōng)的意思:指自省自律,谨慎修身,不放纵自己,要求自己更加谦虚谨慎,更加努力地修养自己。
圣子(shèng zǐ)的意思:指被人民所敬仰、崇拜的人物,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 鉴赏
这首诗《责子赋此自解》由明代诗人苏仲所作,通过深沉的思考与自省,表达了对人生、人性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首句“不为痴顽怒”,诗人以反问的形式,揭示了自己并非因愚笨或顽固而愤怒,引出下文对愤怒根源的探讨。接着,“那知气数穷”一句,暗示了人世间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命运法则,让人不得不面对生命的终结和无常。
“省躬虽老子,得性自天公。”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即使像老子这样的哲学家也需自我反思,而人的本性则源自上天的赋予。这里蕴含着对人性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命运与道德责任的思考。
“每见黎民变,难教圣子聪。”诗人观察到普通民众的变化,却难以使圣贤之子变得聪明,这反映了教育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最后,“顾非湖海地,安得有鱼龙。”诗人以自然界的景象作比,指出如果不是在广阔的湖海中,又如何能孕育出鱼龙这样的生物?以此比喻,强调了环境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人性、命运、教育及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柳子厚诗十七首·其一觉哀
老境一如此,羲娥日交侵。
霜毛三千丈,安问尺与寻。
陈力会知止,嘉言佩周任。
归来北山北,邂逅得素心。
朝见东日升,暮见西日沉。
流运有终古,朱颜岂常今。
譬之如渑酒,岂耐无停斟。
万化未有极,谁能惜分阴。
捕影良自苦,沈哀寄微吟。
安知菩提树,正在生死林。
长风振遥壑,三籁有馀音。
辨师鼓琴
上人芒屦麻为衣,常脩如幻三摩提。
但依三业作供养,坐见八德金沙池。
是中宝网间行树,微妙音出难思惟。
师从定观起奋迅,写之三尺桐与丝。
枯桐■然若空谷,人倚绳床支槁木。
枯桐枯木静相向,中有世间无尽曲。
曲中有曲非宫商,及门但觉声琅琅。
罢琴一笑各挥手,庭树微风清夜凉。
溪行叹
潾潾石间流,落落滩下石。
相因成悍崄,日夜更拒激。
化为百雷车,转入千丈碧。
推舟上磊砢,尽日不寻尺。
我行三伏中,正自涩如棘。
于时久不雨,阳炎剧炊炙。
溪流仅如线,但见沙渚赤。
逶迤呼蛇港,百步涉重碛。
迢迢神亭濑,奡荡无遗力。
此身诚不赀,此日良足惜。
胡为弃分阴,尽室寄艰阨。
长谣飞仙章,慷慨三叹息。
偈一百二十首·其四十五
惆怅钟山老水牯,去住纵横无必固。
拔禊抽钉二十年,咬尽生姜呷尽醋。
有时贫,有时富,谁会南山狗咬虎。
纷纷衲子数如麻,不知谁解吞蓬句,听取焦山重指注。
若道钟山有句,大似如藤倚树。
若道钟山无句,正是沈埋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