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山房先生·其一》
《挽山房先生·其一》全文
宋 / 何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东壁无光夜陨星,为公痛哭沾襟

才高不竟平生志,身死空留万古心

听曲谁能歌白雪知音徒拟铸黄金

伤嗟迟暮吾道,恨不相从九地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迟暮(chí mù)的意思:指晚年衰老或人生末期。

东壁(dōng bì)的意思:指东方的墙壁,比喻坚固的后盾或可依靠的支持。

古心(gǔ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古代人的心迹、品质和情操。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九地(jiǔ dì)的意思:指非常深沉或广泛的地方。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伤嗟(shāng jiē)的意思:形容伤心悲叹的样子。

痛哭(tòng kū)的意思:痛哭是指由于极度悲伤或痛苦而大声哭泣。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陨星(yǔn xīng)的意思:指星星从天空坠落,比喻人才或名声的突然消失。

沾襟(zhān jīn)的意思:指关系密切,受到影响或连累。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鉴赏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逝去的山房先生深切的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东壁无光夜陨星”以夜空中的星辰陨落比喻山房先生的离世,暗喻其才华横溢却未能完全施展,令人惋惜。接着,“为公痛哭泪沾襟”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哀思。

“才高不竟平生志,身死空留万古心”两句,是对山房先生才华与抱负未能实现的遗憾,以及其高尚品质和精神将永存世间的肯定。诗人感叹山房先生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意志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听曲谁能歌白雪,知音徒拟铸黄金”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山房先生艺术造诣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暗示了知音难觅的悲哀。山房先生的音乐才能无人能及,而真正的知音却难以寻得,只能通过铸造黄金来象征对他的敬仰与怀念。

最后,“伤嗟迟暮邅吾道,恨不相从九地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在山房先生生前与其共事的遗憾,以及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之情。“邅吾道”意指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艰难前行,而“九地深”则进一步强调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山房先生的哀悼与怀念,不仅赞美了他的才华与品德,也流露出对未能与其共事的遗憾与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作者介绍
何梦桂

何梦桂
朝代:宋   籍贯:淳安

淳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在世。咸淳元年,(公元一二六五年)进士,为太常博士,历监察御史官,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小酉源。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终于家。梦桂精于易,著有易衍及中庸,致用。 
猜你喜欢

元夕前雨不已二首

兰膏画炬出贫民,宝马香车属贵人。
月姊雨师暗商榷,不须妆点上元春。

(0)

袁兴国挽词二首

忆昔予初筮,南楼丈席陪。
观星忧世事,玩日叹时才。
稍讶无周梦,悬知有郢哀。
魂今招不得,天尚鉴灵台。

(0)

赵氏鄮山书院诗

国学在国,乡校在乡。
在遂曰序,在党曰庠。
虞夏殷周,厥制弥详。
家亦有塾,以修以藏。
蒙而已养,长罔不臧。
下而为士,上而侯王。
莫不有师,扶纲植常。
生人之类,赖此以生。
四海九州,以治以平。
家德户行,靡刑靡兵。
岂若后世,丧实存名。
业岂无斋,论亦有堂。
所习伊何,止于词章。
剽窃掇拾,青紫为荣。
高虚卑浅,烛理弗明。
亦儒其冠,亦公亦卿。
鄮山之塾,谁实成之。
匪有所觊,而斯营之。
一圣百贤,厥庑煌煌。
睎之则是,景行是行。

(0)

重赠王相士并序

是人家有些儿屋,何处山无这个云。
浪走江湖□□□,□边云肯强随君。

(0)

朱用和用予南山旧韵次谢并呈罗弘道

妙论剧谈逢大敌,深林荫樾尾清游。
柳州先记知非偶,陆相荒庄愧不秋。
似舅远寻昆弟好,老生猥与介宾谋。
凄其廿载龙门梦,垫角曾登李尹舟。

(0)

白云李处士于大樗下筑小庵用题王子由书斋韵

天地元知一指齐,樗庵小小架榱题。
故应懒散身常健,孰谓昂藏意未低。
神气自调丹鼎火,仙班不藉紫芝泥。
落成此老来酣饮,酬爵端容据席西。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