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裘重补却胜寒,暗减头围觉帽宽。
数顷桑麻绕城路,每随妓吏去迎官。
桑麻(sāng má)的意思:形容人的穷困潦倒。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官员在城南道中的日常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民之间的互动与生活状态。
首句“破裘重补却胜寒”,诗人以一件修补过的破旧裘衣,巧妙地表达了即使在寒冷的季节里,通过修补衣物也能感受到温暖的生活智慧。这不仅体现了朴素的生活哲学,也暗示了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
次句“暗减头围觉帽宽”,通过主人公察觉帽子变宽来反映时间的流逝和身体的变化。这种微妙的观察,既是对个人生理变化的记录,也是对岁月无声流转的感慨。
接着,“数顷桑麻绕城路”一句,将视线转向了城边的田园风光。数顷田地,种植着桑树与麻,不仅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也象征着农耕文明的繁荣与稳定。这样的场景,既是自然美景的展现,也是对农业社会基础的赞颂。
最后,“每随妓吏去迎官”则揭示了官民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妓吏,可能是指负责接待官员的仆役或官员身边的随从。这一句通过日常的迎送活动,展现了官府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以及官僚体系下的一种礼节性交往模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也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