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妨屋地故应填,取土成池却自然。
爱惜清漪添淤壤,买根归种抚州莲。
这首诗通过描述对池塘的利用与改造,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池妨屋地故应填”,点明了原本因占据空间而被视为不便的池塘,经过考虑后决定填平。然而,第二句“取土成池却自然”则展示了作者的创新思维,即在填平池塘的过程中,意外地获得了用于建造其他用途的土壤,这反而创造了一种自然的循环与和谐。
接着,“爱惜清漪添淤壤”,表达了作者对池塘中清澈水面的珍惜,以及在填平后的土地上添加淤泥,旨在保持土地肥沃,为后续的种植活动做好准备。最后,“买根归种抚州莲”,则具体指出了作者将购买莲花的根茎,将其移植到这片新土地上,以期种植出美丽的莲花,既美化了环境,也体现了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环境的智慧利用和生活情趣的追求,还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有大人,曰铁牛。
绛人甲子不能记,曾识庖牺兽尾而蓬头。
见炼石之女补天漏,涿鹿之帝杀蚩尤。
上与伊周相幼主,下与孔孟游列侯。
衣不异,粮不休,男女欲不绝,黄白术不修。
其身备万物,成春秋。
故能后天身不老,挥斥八极隘九州。
太上君,西化人,自谓出于无始劫,荡乎宇宙如虚舟,其生为浮死为休。
安知大人自消息,天子不能子,王公不能俦,下顾二子真蜉蝣。
积雨俄经月,新晴始见春。
苍苔侵别墅,绿水过比邻。
性僻居宜远,身閒景易亲。
无诗排世累,有酒纵天真。
循圃花粘履,凭阑柳拂巾。
歌呼从稚子,谈笑或嘉宾。
渐喜渔樵狎,仍欣鸟雀驯。
幽情延薄暮,浩思集清晨。
养拙元非病,为文敢自珍。
杜门缘底事,作计懒随人。
辕门奏归凯,旭日上初筵。
东风万家香火,春信到梅边。
侧听称觞新语,一滴愿增一岁,门外酒如川。
诏领八州督,声动九重天。茁兰芽,辉花萼,树堂萱。
一门余庆如此,今古几人全。
多少山东父老,久望太平勋业,毕竟在何年。
整顿乾坤了,拭目认凌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