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分陇咽,马色度关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汉月(hàn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份的月亮,因其明亮而美丽,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胡沙(hú shā)的意思:指狂风吹沙,形容大风吹起沙土,使人难以辨别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辽西(liáo xī)的意思:指距离很远,非常遥远的地方。
骑将(qí jiāng)的意思:指掌握军队的将领或指挥者,也可指驾驭马匹的技艺高超的人。
色度(sè dù)的意思:指一个人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和感受能力。
文犀(wén xī)的意思:比喻书籍、文章等具有珍贵的价值。
象弭(xiàng mǐ)的意思:指野兽被驯服,善于驯服恶劣的人或物。
鱼肠(yú cháng)的意思:指心胸狭窄,不肯宽容容忍。
- 注释
- 象弭:象牙装饰的弓。
文犀:有纹理的犀角装饰。
鱼肠:古代名剑,这里指宝剑。
鸊鹈:水鸟名,形容剑光如鸟眼般明亮。
陇:山岭。
咽:低沉、断断续续。
马色:马匹的颜色。
关:关隘。
晓幕:拂晓时分。
胡沙:胡地的沙漠。
危烽:高耸的烽火台。
汉月:指中原地区的月亮。
数骑将:几骑将领。
辽西:古代地区名,位于今辽宁西部。
- 翻译
- 象牙制成的弓箭插着装饰华丽的犀角,鱼肠剑光如水鸟的眼睛般明亮。
水流声在山岭间回荡,显得低沉而断断续续,马匹的颜色在关隘中显得模糊不清。
拂晓时分,沙漠中的景象凄凉,烽火台上的月光显得低矮而危险。
还能听到几骑将领的声音,他们似乎打算再次出征辽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的萧瑟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军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关戍守者的孤独与坚守。
“象弭插文犀,鱼肠莹鸊鹈。” 这两句以生动的比喻,将大象的长鼻比作弓箭,强调其力量和威猛;而将鱼形的装饰比作美丽的鸟类,显示出边塞军营中特有的装饰风格。
“水声分陇咽,马色度关迷。” 这两句则描写了自然景观与人活动交织的情景。水流声响在山谷间回荡,与马匹穿越关隘的画面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声色俱备的边塞风光。
“晓幕胡沙惨,危烽汉月低。” 这两句通过对早晨边塞帐幕与黄沙交织的描绘,以及危险的烽火和低悬的明月,表现了边关军营中的人们对于战事的警觉与夜晚的寂寞。
“仍闻数骑将,更欲出辽西。”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战争的无奈,以及对未知将来命运的一种渴望和决心。尽管环境险恶,依然有军士准备再次出征,显示了边塞战士们坚韧不拔的斗志。
整首诗以其深沉、苍凉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场边关战争的氛围之中,让人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和人物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与客饮乾明寺东古梅下
寥寥耆旧尽,欣欣花木新。
十梅亦老矣,手植知何人。
不种官路傍,社栎同百春。
想当太平时,来者纷蹄轮。
我来几世后,寻芳披棘榛。
众枝叠玉蕊,光风卷香尘。
坐客稍稍醉,坠英欲成茵。
老圃亦后来,始园从谁询。
渊明饮松下,故事良可遵。
饮散弃花去,明日迹已陈。
法曲献仙音
油幕收尘。素纨招月,一枕苹香微度。
枕玉牙床,浣冰金斛,薰风夜凉窗户。
渐睡醒、明河暗,芭蕉几声雨。对谁语。
念徽容已成憔悴,心期误。归计欲成又阻。
寂寞燕楼空,想弓弯、眉黛慵妩。
泪墨愁笺,纵回文,难写情素。
便山遥水邈,几度梦魂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