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正 月 三 日 作 宋 /宋 庠 迎 春 纔 十 日 ,应 月 已 三 蓂 。池 面 开 新 素 ,山 光 复 旧 青 。灰 飞 空 玉 琯 ,醅 动 涨 金 瓶 。剩 作 寻 芳 具 ,当 筵 忌 独 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飞空(fēi kōng)的意思:指飞翔在空中。
复旧(fù jiù)的意思:指恢复旧物的原貌或原状。
光复(guāng fù)的意思:指国家恢复独立、解放,摆脱外来侵略者的统治。
金瓶(jīn píng)的意思:金瓶是指一个装有金子的瓶子,比喻暗藏着巨大财富的人或事物。
开新(kāi xīn)的意思:创新、开创新局面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寻芳(xún fāng)的意思:寻找芬芳的香味或美好的事物。
迎春(yíng chūn)的意思:迎接春天的到来,表示迎接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玉琯(yù guǎn)的意思:指非常珍贵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 翻译
- 春天才过去十天,月亮已经圆了三次。
池塘水面展现出新的白色,山色恢复了旧有的青翠。
炉火中的灰烬飘散,如同空中玉制的乐器在演奏,酒香在金色的酒壶中翻涌。
剩下的时间就用来寻找芬芳,宴席上还是不要独自清醒。
- 注释
- 迎春:迎接春天。
才:刚刚。
十日:十天。
应月:对应满月。
已:已经。
三蓂:指月亮圆缺变化三次,象征满月。
池面:池塘水面。
开新素:展现新白。
山光:山色。
复旧青:恢复旧有的青翠。
灰飞:炉火灰烬飘散。
空玉琯:空中如玉的乐器(比喻月亮)。
醅动:酒香翻涌。
金瓶:金色酒壶。
剩作:剩下用来。
寻芳具:寻找芬芳的工具(可能指赏花或饮酒)。
当筵:宴席上。
忌独醒:避免独自清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新春佳节的喜悦之情。
“迎春才十日,应月已三蓂”两句点明时序,春天刚过十日,月亮已经三度圆满。这里的“蓂”是古代计量月亮的单位,每五日为一蓂,故“三蓂”即十五日,此时月亮应该是满月状态。
“池面开新素,山光复旧青”写景中,“池面开新素”形象地描绘出池水在春天解冻后的清澈与纯净,而“山光复旧青”则表明山峦恢复到了久违的绿意盎然。这里的“新素”和“旧青”强调了春日自然界色彩的鲜明与生机。
接下来的“灰飞空玉琯,醅动涨金瓶”两句,则描绘了一场春雨后湿润清新的景象。“灰飞空玉琯”中的“玉琯”是古代一种精致的容器,这里借以形容细小如玉般洁白的雨滴在空中飘散。紧接着,“醅动涨金瓶”则通过对盛酒之物的描绘,传达了春日气氛中的生机与活力。“醅”指的是发酵的米液,意指新酿的美酒,而“金瓶”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美酒在瓶中满溢欲滴。
最后,“剩作寻芳具,当筵忌独醒”两句表明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春游活动的期待和准备。“剩作”意指余下的工作或事务,已不足为道;“寻芳”则是古代对春游赏花之举的雅称;“当筵”即筹备宴席,“忌独醒”则表达了诗人不愿在这欢乐时刻中独自清醒,希望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节庆活动的期待表达,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充满喜悦之情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冬至感怀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余来儋耳,得吠狗,曰乌觜,甚猛而驯,随予迁合浦,过澄迈,泅而济,路人皆惊,戏为作此诗
乌喙本海獒,幸我为之主。
食馀已瓠肥,终不忧鼎俎。
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
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
跳踉趁童仆,吐舌喘汗雨。
长桥不肯蹑,径渡清深浦。
拍浮似鹅鸭,登岸剧虓虎。
盗肉亦小疵,鞭箠当贳汝。
再拜谢厚恩,天不遣言语。
何当寄家书,黄耳定乃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