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亭》全文
-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刘子寰的《石井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的静谧景象。诗中“一树疏桐蔽夕阳”一句,以“疏桐”与“蔽夕阳”相映成趣,既展现了夏日傍晚时分阳光逐渐隐退的自然景观,又通过“蔽”字赋予了画面一种动态感,仿佛那棵孤独的梧桐树正在努力地遮挡着最后一抹夕阳,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
接着,“也教客子久徬徨”一句,将视角转向了“客子”,即旅人。诗人通过“徬徨”一词,生动地刻画了旅人在这样的景色面前,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这不仅仅是对美景的欣赏,更包含了对旅途的思考、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隔溪可惜谁亭馆,闲却竹阴无限凉。”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意境。诗人通过“隔溪”、“亭馆”和“竹阴”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远离尘嚣、幽静雅致的氛围。这里的“可惜”二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未能被充分利用或共享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最后,“闲却竹阴无限凉”则直接点明了环境的清凉与舒适,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凉爽,更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是宋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