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携手曲》
《携手曲》全文
南北朝 / 沈约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舍辔下雕辂更衣奉玉床。

斜簪映秋水开镜春妆

所畏红颜促,君恩不可长。

鵁冠且容裔,岂吝桂枝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春妆(chūn zhuāng)的意思:指女子妆饰得体,容貌美丽动人。

雕辂(diāo lù)的意思:指车辆的装饰华丽而昂贵。

更衣(gēng yī)的意思:更换衣物

桂枝(guì zhī)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比喻优秀的人或事物。

红颜(hóng yán)的意思:红颜指的是美丽的女子。

开镜(kāi jìng)的意思:指开始观察或审视事物,对事物进行仔细研究或分析。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容裔(róng yì)的意思:容貌美丽端庄。

鉴赏

这首诗名为《携手曲》,出自南北朝时期诗人沈约之手。从诗的内容来看,沈约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以及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无常感。

"舍辔下雕辂,更衣奉玉床",诗人首先描写了一场精致的打扮过程。"舍辔"指的是放下马鞭,意味着停下行进,开始准备。"下雕辂"则是指装饰华丽的车轮,而"更衣奉玉床"则是换上美好的衣物,摆放在精致的玉制床褥上。这两句通过动作和物品描绘出一个细心打扮的场景。

接着,“斜簪映秋水,开镜比春妆”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斜簪"指的是倾斜的发簪,而“映秋水”则是说这枚发簪在光线下反射出如同清澈秋水般的光泽;"开镜比春妆"则是在比喻精心的化妆过程,如同初春时节中人們打扮自己一般。这些细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细腻。

然而,随着“所畏红颜促,君恩不可长”一句,诗人的情感开始转向对生命易逝与恩情难以持久的忧虑。“所畏”是值得敬畏的意思,而“红颜促”则是指美好的容颜终究会随时间而逝去;"君恩不可长"则是说君主或上司的恩惠也是有限度的,不能持久。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永恒的无奈。

最后,“鵁冠且容裔,岂吝桂枝亡”一句,则是在问自己是否会吝啬于用尽那些象征着尊贵和荣耀的桂枝。"鵁冠"是古代贵族所戴的帽子,而“且容裔”则是在询问自己还能保持这份高贵与美好多久;"岂吝桂枝亡"则是在质疑,难道会因为吝啬而让象征荣华富贵的桂枝消失吗?这一句诗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可能到来的衰败的担忧。

总体来说,这首《携手曲》通过对打扮过程的细腻描写,展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不舍,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无常和恩情难以持久的忧虑。

作者介绍
沈约

沈约
朝代:南北朝   字:休文   籍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   生辰:441~513年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
猜你喜欢

陪留宰游灌溪回饮县圃六绝·其五

高烧蜡炬照深红,恐负一年花信风。

恶客敢辞今日醉,明年别去定匆匆。

(0)

黄致政挽诗二首·其一

后学资模楷,先生久里居。

两儿联玉笋,三命佩银鱼。

米廪无重席,蓬山孰校书。

如何遗此老,宰木遽萧疏。

(0)

即事四首·其二

发秃怜毛颖,才供米帛谋。

才疏无可用,身老更何求。

燕语催春事,花飞恼客愁。

行藏犹首鼠,归梦绕沧洲。

(0)

即事

桑尽蚕皆茧,秧成麦已秋。

山云翻黑雨,溪树没黄流。

红粟方翔贵,苍生未病瘳。

茅茨烟不起,饱饭得无忧。

(0)

用元韵答徐幼文·其二

学道工夫要汲深,尘生麈尾坐书林。

何妨缓步时过我,试共玄谈一洗心。

翠岫绕溪双鹭下,绿阴覆屋乱蝉吟。

是中别有无声句,莫笑迟迟不嗣音。

(0)

池边梅花一株盛开·其二

老来裘褐怯风吹,难傍花边把一卮。

嚼蕊嗅香清兴在,尚呵冻笔欲题诗。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