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墨书馀纸,标花去密枝。
- 鉴赏
这首诗《冷淡》由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以“冷淡”为主题,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首联“冷淡饶生活,时人恰未知”,开篇点题,指出“冷淡”的生活态度虽能带来丰富的人生体验,但往往不为世人所理解或欣赏。这里的“冷淡”并非消极避世之意,而是指一种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
颔联“心清拾妙句,友胜得嘉时”,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心地清明的人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之处,即“妙句”。同时,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与志同道合之友的相聚,而非外界的物质享受或时间的流逝。
颈联“惜墨书馀纸,标花去密枝”,通过“惜墨”和“去密枝”这两个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文字和自然的珍视。在有限的纸张上书写,意味着每一字每一句都需精挑细选,而“去密枝”则象征着去除杂乱无章的事物,保持内心的纯净和简洁。
尾联“焚香微雨好,回味简斋诗”,将场景转换至一个静谧的雨天,诗人点燃香炉,享受这份宁静,同时回味着简斋(疑为误写,应为“简斋”)的诗句。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的热爱,也暗示了通过阅读和思考,可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和自我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冷淡”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府判再示楹字韵诗再和之
别驾宝横道,冷官槁代楹。
谁令尘土姿,近映冰壶清。
君家闽山阳,泉以蒙著名。
平生养正功,烱烱心地明。
我家古泉溪,四顾岩峦萦。
日迂长者辙,来往纷振缨。
湛泉偶趋风,嗽液咀流英。
古榕憩阴阴,绿竹哦青青。
泉鸣似唤客,盈耳清音泠。
欢谣动海隅,温诏来宸京。
只今游览地,回首真邮亭。
次瀛父诗
青山闯门户,绿竹窥檐楹。
岿然一亭石,境界涵幽清。
季候昔经始,扁以横浦名。
亭前两泓泉,吞吐寒蟾明。
方员中规矩,曲水相纡萦。
汲溉当瓶盎,观览骈簪缨。
黄君静者徒,磊落千人英。
朅来梅花边,一见眼为青。
官居廉泉上,复此逢清冷。
诗豪泻银汉,兴逸凌紫京。
回首声潺潺,恍如醉翁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