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伐(běi fá)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对北方进行军事进攻,特指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北洋政府的军事行动。
兵马(bīng mǎ)的意思:指军队和战马,也泛指军事力量。
才杰(cái jié)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技艺高超的人。
仓卒(cāng cù)的意思:匆忙,慌忙
朝陵(cháo líng)的意思:指朝廷的陵墓,也用来形容政治权力的残酷和腐败。
丁男(dīng nán)的意思:指没有儿子的人家。
奉使(fèng shǐ)的意思:按照命令或派遣去做某事。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京阙(jīng quē)的意思:指宫殿门楼高大壮丽,也比喻重要的官衙或殿堂。
旧京(jiù jīng)的意思:旧京指的是古代的京城,也可用来形容过时、落后的事物。
空见(kōng jiàn)的意思:空洞的见解或空虚的观点
六郡(liù jù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东汉末年,六个郡县的地方官员联合起来抵抗外敌的行动。
偏裨(piān pí)的意思:指偏向一方,不公平。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万国(wàn guó)的意思:指世界各国,表示众多国家的集合。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 鉴赏
这首《北伐行》由宋代诗人严羽所作,通过描绘北伐行动的仓促与失败,以及由此引发的群盗之乱和国家之恨,展现了深刻的历史反思与情感共鸣。
首句“王师北伐何仓卒”,开篇即以强烈的疑问语气,揭示了北伐行动的突然性和匆忙性,暗示了决策的草率与准备的不足。接着,“六郡丁男亳州骨”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无数年轻的生命在亳州这片土地上化为白骨,表达了对战争无辜牺牲者的深切同情。
“空见朝陵奉使回,群盗翻来旧京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北伐行动的失败及其带来的后果。朝陵的使者归来,意味着北伐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而旧京阙则遭受了群盗的侵扰,反映了战后社会秩序的混乱与动荡。
“襄阳兵马天下雄,尚书兄弟才杰同”两句,转向对襄阳兵马的赞美,以及对尚书兄弟才能的肯定,试图在一片悲凉中寻找一丝希望与力量的象征。然而,“偏裨入救嗟已晚,万国此恨何时终”两句,则将视角拉回现实,指出即使有勇猛的将士和杰出的将领,也无法挽回败局,国家的深重之痛何时才能终结,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北伐行动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战后社会状况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严羽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将历史的沉痛与个人的感慨交织在一起,使得这首《北伐行》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