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邙(běi máng)的意思:北邙是指山的北面,比喻高山或山脉。
昌黎(chā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气质出众。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多口(duō kǒu)的意思:指说话多而无益,多嘴多舌。
过半(guò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多于一半
海流(hǎi liú)的意思:指大海中的水流,比喻事物的发展趋势或潮流。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生平(shēng píng)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所谓(suǒ wèi)的意思:所谓指的是所说的、所称的,用于表示对某一事物的称谓或描述。
同学(tóng xué)的意思:同班同学、同年同学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有言(yǒu yán)的意思:有话要说或有意见要表达。
追思(zhuī sī)的意思:指对已故的人或事物怀念、思念。
韩昌黎(hán chāng lí)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智过人。
- 鉴赏
此挽联深沉哀婉,蕴含着对文廷式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通过“追思往事”、“历溯生平”的叙述方式,将文廷式的一生经历与成就娓娓道来,既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也流露出对生者自省的深刻思考。
“追思往事,感不绝于予心”,开篇即以深情的笔触,勾勒出对逝者往日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令人动容。“同学少年,北邙过半”,巧妙地运用典故,将文廷式与同窗好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岁月流转的沧桑感融为一体,北邙山作为古代埋葬贵族的地点,此处暗含对文廷式身份与地位的尊重,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曹子桓有言: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引用曹操之子曹丕的名言,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并引申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体现了对逝者精神的传承与自我警醒。这种引用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也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历溯生平,士固憎兹多口”,通过回顾文廷式的一生,指出士人往往饱受非议,强调了文人的命运多舛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这一句既是对文廷式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批判。
“文章千古,东海流传”,赞扬文廷式的文学成就,指出其作品将流传千古,影响深远,尤其是“东海”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文廷式作品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韩昌黎所谓: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最后引用韩愈的话,总结了文廷式在追求真理与表达自我时所面临的挑战与压力,同时强调了名声与声誉的伴随性。这句话不仅反映了文廷式个人的勇气与坚持,也体现了对后世文人面对困境时应持有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表达了对文廷式先生的深切怀念与崇敬,还蕴含了对人生、文学、社会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表达能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总宪邹南皋先生
少年曾已抗龙鳞,甘卧南阳四十春。
道在匡山原自重,学明文水未为贫。
华彝久识温公望,出处宁同谢传身。
一旦精忠垂帝鉴,三朝遗直领儒绅。
风尘几岁伤多事,天地吾曹幸有人。
谔谔豸冠归表率,师师鹓列仰嶙峋。
繇来召毕贞元会,自是伊周社稷臣。
眼下寒霜徵傲骨,尊前法酝觉怡神。
呼朋共證心如水,报国焉知鬓似银。
冲圣焦劳方倚赖,相期珍重八千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