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寒(bì hán)的意思:避开寒冷的天气或环境,寻找温暖的地方。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高张(gāo zhāng)的意思:形容紧张、充满压力和焦虑。
寒灯(hán dēng)的意思:指夜晚孤灯照明,比喻默默奋斗、艰苦学习。
鳞集(lín jí)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密集聚集在一起。
三巡(sān xún)的意思:指巡视、巡查、巡逻等活动进行三次。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一视(yī shì)的意思:不加区别地看待,平等对待
应教(yìng jiào)的意思:应该教导或教训
张黄(zhāng huá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黄,形容生病或恶劣的环境导致面色不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南苑赐给哈萨克布鲁特塔什罕回人等观赏烟火和灯光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灯火辉煌的景象,以及烟火绽放时的壮观与清凉感。
首句“鳞集应教一视同”,以“鳞集”比喻人群聚集,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前来观赏的盛况,强调了皇帝对所有人的平等对待,如同对待鱼群一样,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次句“避寒灯火夜深烘”,点明了观赏活动的时间和目的——在寒冷的夜晚,灯火成为温暖的象征,不仅为观赏者提供了光亮,也驱散了寒冷,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热烈的氛围。
第三句“高张黄幕三巡罢”,描述了活动中的一个环节——搭建黄色的帐篷或幕布,供人们休息或观看表演。经过三次巡行之后,这一幕布搭建完成,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了准备。
最后一句“讶似清凉万树中”,以奇特的比喻,将烟火的壮观与清凉感相融合,仿佛置身于万木之中,既感受到了烟火的热烈,又体验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凉爽。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让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皇帝对民众的关怀与恩赐,同时也传达了节日庆典的欢乐与祥和气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