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雁·其二》
《题雁·其二》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声满衡阳月正明,相呼相唤关情

人当客夜孤眠处,听此能无弟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能无(néng wú)的意思:能力无限,无所不能。

相唤(xiāng huàn)的意思:相互呼唤

阳月(yáng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也比喻光明和美好的事物。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雁群在明亮的月光下相互呼唤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诗人巧妙地将雁的叫声与人的思乡之情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动人的意境。

首句“声满衡阳月正明”,以“衡阳”点明地点,古人常以衡阳为雁南飞的终点,此处暗示雁群可能正在迁徙途中。明亮的月光为这一场景增添了一抹宁静而清冷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月光照亮,雁群的叫声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清晰和悠长。

次句“相呼相唤总关情”,直接点出了雁群叫声背后的情感。它们的呼唤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流,更蕴含着对同伴的关切和对远方家的思念。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雁群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它们在迁徙过程中所面临的孤独与挑战。

后两句“人当客夜孤眠处,听此能无忆弟兄”,将人的情感融入其中,形成共鸣。诗人设想在异乡客居的夜晚,独自一人时听到雁群的叫声,心中不禁涌起对远方兄弟的思念。这种情境的构建,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丰富,不仅表现了雁的迁徙之苦,也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对于亲情、友情的渴望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联想,展现了雁群迁徙中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触动了读者内心的情感,引发对亲情、友情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题明觉寺在在堂十二首·其六

高低深浅逐阴晴,一簇林峦画不成。

谁道青山怕云点,白云点处转分明。

(0)

玲珑岩

诡形迥与万山殊,空洞由来一物无。

直恐虚心自天意,人间穿凿枉工夫。

(0)

挽曹监丞·其二

威凤方翔汉,寒鸦已宿林。

平生惟好士,无日不挥金。

驷牡频催驾,琵琶遽绝音。

山名升白日,回首一沾襟。

(0)

蝶恋花·其九月下有感

小院秋光浓欲滴。独自钩帘,细数归鸿翼。

鸿断天高无处觅。矮窗催暝蛩催织。

凉月去人才数尺。短发萧骚,醉傍西风立。

愁眼望天收不得。露华衣上三更湿。

(0)

南浦

金鸭懒薰香,向晚来春酲,一枕无绪。

浓绿涨瑶窗,东风外、吹尽乱红飞絮。

无言伫立,断肠惟有流莺语。碧云欲暮。

空惆怅,韶华一时虚度。

追思旧日心情,记题叶西楼,吹花南浦。

老去觉欢疏,伤春恨,都付断云残雨。

黄昏院落,问谁犹在凭栏处。可堪杜宇。

空只解声声,催他春去。

(0)

忆秦娥·其一

青门深。海棠开尽春阴阴。春阴阴。

万重云水,一寸归心。玉楼深锁烟消沈。

知他何日同登临。同登临。待收红泪,细说如今。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