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
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
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战争的景象,语言质朴雄浑,充满了战略家的思考和行动。开篇“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两句,设置了边疆战事的宏大背景,“都护”这一职位显露出军事指挥者的权威与责任,而“燕兵”则让人联想到唐朝北方边境的防御。
接着,“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两句,展现了战争的紧迫与激烈。这里的“奚帐”是指敌军的营帐,“分旗”则暗示着军队的部署和战术的运用,而“汉城”很可能是唐朝时期的一处边防要塞。
第三句“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中,“下营”意味着将领亲自侦察敌情,“看岭势”则透露出战略布局的深思,而“寻雪觉人行”则是对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利用。
最后两句“更向桑乾北,擒生问碛名”,诗人将视线投射到了更加北方的地带,“桑乾”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常与边塞之战相联系,而“擒生问碛名”则表达了对俘虏询问和获取情报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军事行动的描述,展现了古代边防将领的英勇与智谋,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战争生活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