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石洞天》
《白石洞天》全文
明 / 邹衍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白石山人下山,丹成点化石头顽。

几回欲向云中去,祇恐群仙不放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点化(diǎn huà)的意思:通过启发或教导使人明白事理、悟道理。

放还(fàng hái)的意思:放还是一个中国成语,意思是归还、交还。

化石(huà shí)的意思:指古代动植物或其遗体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沉积、石化而形成的矿物质固结体。也比喻保守、僵化的思想或事物。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石山(shí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固定不变或难以改变。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白石山人”的隐士,他居住在白石洞天之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诗中的“白石山人”形象生动,他懒于下山,似乎对尘世生活并无多大兴趣。然而,他却因丹成而拥有了点化石头的能力,这既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修为,也暗示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几回欲向云中去”,表达了白石山人渴望超越现实,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然而,“祇恐群仙不放还”,则揭示了他对于自由与归属感的矛盾心理。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又担心失去了与仙界的联系,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白石山人独特的个性和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诗中寓含的哲理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邹衍中
朝代:明   字:希虞   号:云岩居士   籍贯:英德

邹衍中,字希虞,号云岩居士。英德人。明思宗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贡生。清道光《英德县志》卷一一有传。
猜你喜欢

和汪仲嘉楼大防二尚书贺郑贵和华文休致韵·其一

簪笏相摩入殿庐,人皆自笑此区区。

岂无只字踰华衮,未必千钟胜饭蔬。

吾见北山多后倦,谁如东里竟先驱。

追随曳履枌榆社,犹及香山退傅无。

(0)

登北固山

古城龙顶直,孤角雁行稀。

海月天悬镜,江云地作衣。

楚封山或是,秦凿事还非。

千古英雄恨,渔人一笑微。

(0)

辟戴帅初食长菜

漂泊无家杜少陵,兵閒奔走如蓬萍。

碧涧香芹固可嗜,鲙鲤岂厌银丝精。

百谪九死苏玉局,到处为乡心自足。

有时珍尝百糁羹,何尝不食黄鸡粥。

二子流落甚数奇,攻苦食淡分所宜。

顾无所择随所有,亦曰吾师吾仲尼。

菜瓜鱼肉皆可食,乡党一篇炳星日。

君胡不学圣与贤,乃外吾道从道释。

岂薄朱门粉署郎,穷搜滋味丰时壮。

岂恶毡帽侏㒧辈,搏攫羊豕饱腥肪。

不则床头怕金尽,不则继肉乖夙准。

遂将所受父母身,束缚枯肠强坚忍。

况闻君家百指馀,正自不同藜苋厨。

独立标榜人所骇,此意未知果何如。

君子之道在中耳,才落一偏犯公议。

有则庶羞不为过,无则□□亦常事。

朋友切磋欲无瑕,早从吾言勿姑差。

庶几上不见摽于仲尼之门,下可□□于杜苏二子之家。

(0)

游慈云二首·其一

今夕是何夕,相携踏雪乾。

弟兄清浊酒,僧俗素荤盘。

邂逅半年事,笑谈终日欢。

欲归归未得,恋月靠阑干。

(0)

与西寺月石桥二首·其二

相逢相约到云閒,欲往从人却又还。

留取有馀无尽意,眼中处处见西山。

(0)

再次韵呈林子长郎中二首·其一

诸生吾伊莺燕音,忆尝客我诗书林。

交期离合悼今昔,宦路漂泊费光阴。

故人恩意歌酒款,省郎香雾帘栊深。

二十四年一笑适,可待车笠论初心。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