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甘涧赠藏山上人》
《西甘涧赠藏山上人》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古风

颓云古石秋森森,半椽懒卧西溪深。

藏头既白人不识,岩花寒證琉璃心。

石龛如斗凭虚起,一弄丝桐百昌喜。

芒忽谁开太古音木叶夜下琴泉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昌(bǎi chāng)的意思:形容人们祝福、庆贺的声音喧闹、热烈。

白人(bái rén)的意思:指文字清晰、明确,没有歧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古音(gǔ yīn)的意思:指古代的音韵。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芒忽(máng hū)的意思:形容马上就要发生的事情突然出现或发生。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凭虚(píng xū)的意思:依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泉水(quán shuǐ)的意思:指源源不断的力量或财富。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石龛(shí kān)的意思:石龛是指供奉神像或佛像的石制龛子,比喻有才华或有学问的人被人们所推崇和尊敬。

丝桐(sī tóng)的意思:比喻言辞婉丽动人,音乐优美动听。

太古(tài gǔ)的意思:太古意指遥远的古代,形容时间久远。

颓云(tuí yún)的意思:指形容残破不堪、失去生气的云彩,比喻人或事物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和精神。

一弄(yī nòng)的意思:指一次行动或操作,通常指不经思考或粗心大意地做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颓云古石秋森森”,以“颓云”和“古石”勾勒出山间秋日的苍茫与古老,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历史沉淀的感觉。“秋森森”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萧瑟与环境的幽深。接着,“半椽懒卧西溪深”描绘了一位隐士悠闲地躺在西溪深处的情景,半截屋檐映衬出他的淡泊与自在。

“藏头既白人不识”,描述了这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他隐藏在白茫茫的环境中,不为世人所知,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岩花寒證琉璃心”则是对隐士内心世界的描绘,岩花虽寒,但其心如琉璃般清澈透明,象征着高洁与纯净。

“石龛如斗凭虚起,一弄丝桐百昌喜”,这两句描绘了隐士居住的石龛,如同斗室般简陋却自成天地,他弹奏丝桐之琴,引来万物欢欣,展现出隐逸生活的雅致与和谐。

最后,“芒忽谁开太古音,木叶夜下琴泉水”,表达了对隐士所演奏音乐的赞美,仿佛能开启远古的声音,让夜晚的木叶与流水都为之动容,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魔力与自然界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高远的意境,以及对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美好向往。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题寓斋壁

丈室重开选佛场,依然三宿恋枯桑。

但知坐啸依修竹,不信无诗到海棠。

隔院树阴凉送雨,入帘花气夜添香。

由来吏隐多萧散,未羡中书食万羊。

(0)

泽口

楚天迟雪霜,千里青不断。

舟将嘉树迎,目随远山转。

篙师午系缆,游子夜登岸。

岸连天上月,沙聚云中雁。

人来雁行飞,河动月光乱。

蒋蒲碧丛丛,镫火红烂烂。

楚女不冶容,门中自炊爨。

烹鱼复煮酒,殷勤供客案。

太史若观风,兹风自江汉。

(0)

喜晴

外病兼旬雨复浓,闻晴喜欲步村东。

双松齐出平林上,一鹭孤明野水中。

斜插竹竿扶柳起,尽挑莎草使渠通。

数声山雀闲庭晚,添得园榴叶几丛。

(0)

蒋苕生前辈挽诗·其二

忆在京华日,过从见性情。

雄谈凌贡父,逸调陋耆卿。

勇退缘多病,兹游遂隔生。

贻诗犹在箧,珍重抵连城。

(0)

旅舍感怀

萧萧蠹叶下高藤,客舍惊心感慨增。

万里星河秋早雁,一帘风雨夜深镫。

买田计就思阳羡,卖赋金完忆茂陵。

几日阴晴浑未定,青山满眼曲阑凭。

(0)

登泰山·其二

直上高无极,横空十八盘。

树传秦帝爵,云护汉皇坛。

俯瞰东山小,平临北斗寒。

遥知沧海上,一气走双丸。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