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放鹧鸪词》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先,“白马雕鞍日日行”,开篇即以“白马”与“雕鞍”描绘出一位骑马出行的女子形象,白马象征着她的尊贵与不凡,雕鞍则暗示了她生活的奢华与舒适。然而,“日日行”三字透露出一种孤独与疲惫,似乎在日复一日的奔波中,她内心深处渴望着一份宁静与自由。
接着,“闺中不管绿苔生”,这一句转而描绘了女子居住的闺房内,绿苔悄然生长的情景。绿苔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自然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女子对外界事物的忽视或冷漠,或许是因为她的心思早已不在这些琐碎之事上,而是寄托于远方的某个人或某个梦想。
“殷勤放尔鹧鸪去”,在此,诗人以“殷勤”二字表达了对鹧鸪的深情厚意,仿佛在说,让这只鹧鸪自由地飞翔吧,去追寻它心中的那份自由与快乐。这不仅是对鹧鸪的关爱,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他希望女子能够像鹧鸪一样,摆脱束缚,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与幸福。
最后,“去到郎前啼几声”,鹧鸪飞向远方,或许会在路途中遇到它的伴侣,那时它会发出几声啼鸣,表达对伴侣的思念或是对自由的呼唤。这一句既是对鹧鸪行为的想象,也是对女子内心情感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女子能够找到心灵归宿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白马、绿苔、鹧鸪等意象,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寓意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女性自由与幸福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
老火西流,风露洗、银湾一色。
还又近、半秋天气,月将成魄。
玉燕来时清梦觉,书麟游处飞仙谪。
问东南、一尉着斯人,如何得。君不学,吴门卒。
君不问,长安狄。且持杯半揖,楚江鸂鶒。
东府西台看历遍,归来绿野盟泉石。
却从容、三万六千朝,追元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