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来昧所自,即之还疑无。
夕意月能媚,晨态烟为梳。
芬扬倘不远,气郁谁能知?
停鞭一为恋,至悦适静娱。
纷敷(fēn fū)的意思:形容纷纷扬扬的样子,多用于形容繁忙、忙碌的场景。
离尘(lí chén)的意思:脱离尘世的喧嚣,远离尘埃的纷扰。
飘英(piāo yī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文采飞扬的人。
气郁(qì yù)的意思:指心情或情绪郁结不舒畅,积郁不发。
搴撷(qiān xié)的意思:指偷取、盗窃。
翘首(qiáo shǒu)的意思:指仰望、期待
粟金(sù jīn)的意思:比喻微小的财富。
琐屑(suǒ xiè)的意思:琐细、微小的事物或细节。
所自(suǒ zì)的意思:自己所为,自身的行为或结果。
停鞭(tíng biān)的意思:停下马鞭。形容马车或骑马者停止前进。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徐徐(xú xú)的意思:慢慢地、缓慢地。
岩桂(yán guì)的意思:指高山上的美丽桂树,比喻人才隐匿在艰苦环境中。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驾车行于枣花之下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赞美。
首句“香来昧所自”,诗人并未直接指出香气的来源,而是让读者随着他的感受去探寻,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吸引人的氛围。接着,“即之还疑无”则表达了香气忽隐忽现、难以捉摸的特点,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
“翘首见崇柯,黄粟金纷敷”描绘了枣树高大茂盛的景象,黄色的果实密布枝头,金光闪闪,给人以视觉上的丰富感受。“琐屑似岩桂,一一明鄂跗”则将枣花与桂花进行对比,强调了枣花的精致与美丽。
“夕意月能媚,晨态烟为梳”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了枣花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魅力,月夜的温柔与清晨的清新相映成趣。“离尘绝搴撷,野蝶升徐徐”则表现了枣花远离尘嚣,蝴蝶轻盈飞舞的情景,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和活力。
“飘英未及地,若将依我裾”描绘了枣花随风飘落,仿佛要依附在诗人的衣襟上,进一步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芬扬倘不远,气郁谁能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枣花香气的深深喜爱,以及对这种美好却可能被忽视的自然之美的感慨。
最后,“停鞭一为恋,至悦适静娱”点明了诗人因对枣花的喜爱而停下马车,享受这份宁静与愉悦,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和内心的宁静喜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枣花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诗意的自然赞歌。
修行日用,试与重提领。本为抛家顾性命。
下虔心、苦志挫锐摧强,忘宠辱,自得神安气定。
番番境上,猿马休教弄。稍觉偏颇便改正。
向闲中炼就,一粒金丹,成片段、万道霞光辉映。
有青龙、白虎共扶持,遍三界十方,尽来称庆。
同尘混迹,悟玄元、奥旨深穷庄列。
会集云朋扶正教,相继先师无别。
外貌悠悠,内容整整,果是如愚拙。
门清户静,自然显出高洁。
长春境界无边,清凉永占,处处堪休歇。
物外壶天清绝处,游戏白云金阙。
身寄尘寰,性通天外,万事难索惹。
六根不动,便是无生无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