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丘(bǐ qiū)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
禅讲(chán jiǎng)的意思:指言简意赅、深奥而有哲理的讲话或演讲。
超越(chāo yuè)的意思:超过、超出、胜过
乘法(chéng fǎ)的意思:指利用某种手段或条件,从中获得利益。
得度(de dù)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合宜,不过分、不失分寸。
滴血(dī xuè)的意思:指付出巨大的努力或牺牲,形容付出血汗努力。
点发(diǎn fā)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到极致或到达顶点。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分途(fēn tú)的意思:指道路分岔,引申为事情发展出不同的方向或结果。
各自(gè zì)的意思:各自指每个人或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状况或意见。
更休(gēng xiū)的意思:停止、休息
化城(huà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被征服,变得荒废、无人居住。
火宅(huǒ zhái)的意思:指家中失火或发生火灾。
尽是(jìn shì)的意思:充满、全是
尽教(jìn jiào)的意思:尽力教导或尽心教诲
普请(pǔ qǐng)的意思:指普遍请示、征求意见。
十指(shí zhǐ)的意思:指手指头,表示手指头的数量。
说化(shuō huà)的意思:指通过言辞、行动等方式使人感到尴尬、难堪或尴尬的情况。
途辙(tú zhé)的意思:指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办法。
相讥(xiāng jī)的意思:相互讥笑,相互嘲笑。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一滴(yī dī)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几乎没有。
一乘(yī chéng)的意思:指单个的车厢,比喻独自一人或孤立的状态。
逐字(zhú zì)的意思:按字顺序逐一阅读或解释。
- 鉴赏
这首诗《行者刺血写莲经求度》是宋代僧人释居简所作,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现了行者为了修行不遗余力的精神。
诗中“七卷六万言,十指一滴血”描绘了行者在刺血写经的过程中,付出的巨大努力与牺牲。七卷经文,六万言的书写量,每一字都凝聚着行者的汗水与心血,十指因长时间的书写而满是伤痕,甚至流出了鲜血。这种对佛法的虔诚追求,体现了行者对修行的执着与坚定。
“尽是一乘法,无同亦无别”则表达了佛法的普遍性和统一性,无论修行者处于何种状态,所修之法都是同一的,没有高下之分。这反映了佛教中“众生平等”的核心理念。
“看佗禅讲相讥剑佩,大似羊鹿强分途辙”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指出不同修行方式之间的争论和对立,就像羊和鹿强行区分道路一样,显得多余且无意义。强调了修行过程中应摒弃外在形式的争执,专注于内心的修行。
“尽教他火宅前各自东西,更休说化城中普请超越”进一步阐述了修行的道路并非单一,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径,无需强求一致。同时,也提醒修行者不应过于追求超越他人,而应专注于自我提升。
“汝但逐字写过,逐字点发,一点著一点,一丿著一丿”强调了修行过程中的细节与专注,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不容忽视,这是修行的基础。
“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修行者而言,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就是最有效的。无论是以比丘的身份还是其他形式,只要能引导自己走向解脱,便是正确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释居简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者精神世界的细腻描绘,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宗教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鲁京尹所藏双鹰图
霜风摵摵空林响,朔气随空入萧爽。
两鹰意气殊绝群,俯视平川如一掌。
玄云著树凝不飞,野日照地寒无辉。
缡身欲下不肯下,似觉深山狐兔稀。
丹青落手翩欲活,鞴上惊看锦绦脱。
江湖浩荡水烟深,万里阳台渺天末。
时维八月炎暑空,两鹰角立如争雄。
周旋九弦隘八极,此意岂在风尘中。
知公有才非搏击,我意亦欲辞樊笼。
只应共逐鹓鸾去,去上丹山十二重。
马嵬曲
唐家国破君不守,独载蛾眉弃城走。
金瓯器重不自持,玉环堕地犹回首。
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风净扫长安膻。
上皇卷甲山川外,父老含悲长庆前。
世间万事多反覆,自古欢娱不为福。
君不见西宫露剑迎,何如坡下屯兵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