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半时(bàn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一半,也可用来形容事物的中间阶段。
别分(bié fēn)的意思:不要分开、不要分割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蟾蜍(chán chú)的意思:比喻心胸狭窄、小气的人。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桂花(guì huā)的意思:桂花是指桂树开花的香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九十(jiǔ shí)的意思:指年纪大,年纪已经接近九十岁。
牢落(láo luò)的意思:指困扰、束缚、无法自拔的境地。
湓浦(pén pǔ)的意思:指江河的两岸或两地之间的距离非常短。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少陵(shǎo líng)的意思:指被贬谪或流亡的人。
生香(shēng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散发出香气或芬芳的味道,也可以形容事物具有吸引力和魅力。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万叶(wàn yè)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多,无法计数或统计。
元亮(yuán lià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月正(yuè zhèng)的意思:指月亮正圆的时候。
千里月(qiān lǐ yuè)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芒可以照亮千里之遥,比喻人的声誉、才能或事物的影响力能够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 注释
- 白露:指秋季早晨的露水,象征着清凉和季节转换。
漙:湿润、浸润。
桂花:一种香气浓郁的花,常用于象征高雅和团圆。
千里月:形容月亮明亮,距离遥远。
半时:一半的时间,这里指秋天的一半。
湓浦: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九江一带,与元亮(陶渊明)有关。
元亮兴:元亮的情感或灵感。
牢落:零落、凄凉。
少陵:杜甫的别称,他曾流寓鄜州。
吟尽:尽情吟诵。
蟾蜍影:指月亮,古人认为月中有蟾蜍。
隔岁期:相隔一年的期限,意味着分别时间长。
- 翻译
- 白露润湿了空气,万物叶落纷飞,桂花的香气弥漫枝头。
千里之外的月亮圆满明亮,此时正值秋天的中期,才过去了九十天。
湓浦之地的风流逸事唤起了元亮的思绪,鄜州的凄凉景象激发了少陵的诗篇。
不妨尽情吟咏那轮明月,这次离别后,我们分明知道要隔年才能相见。
- 鉴赏
这首宋诗《中秋》由赵希㯝所作,描绘了中秋节的景象。首句“白露漙空万叶飞”以秋夜露水润湿落叶,营造出清冷的氛围,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之美。次句“生香浑在桂花枝”则通过桂花的香气,增添了节日的温馨与诗意。
诗人接着写到“一千里月正圆夜”,千里之外的明月圆满,象征团圆,但又暗示着相隔遥远,中秋之夜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紧接着,“九十日秋才半时”表达了秋天尚未过半,而中秋已至,时光匆匆之意。
“湓浦风流元亮兴,鄜州牢落少陵诗”两句引用典故,借东晋陶渊明(字元亮)的闲适之趣和唐代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的困顿流离,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最后,“不妨吟尽蟾蜍影,此别分明隔岁期”呼应题目“中秋”,诗人鼓励自己在月光下尽情吟诵,虽然此刻分别,但期待着来年中秋重逢,流露出深深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以中秋月夜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色、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