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惜 莲 花 唐 /崔 橹 半 塘 前 日 染 来 红 ,瘦 尽 金 方 昨 夜 风 。留 样 最 嗟 无 巧 笔 ,护 香 谁 为 惜 熏 笼 。缘 停 翠 棹 沈 吟 看 ,忍 使 良 波 积 渐 空 。魂 断 旧 溪 憔 悴 态 ,冷 烟 残 粉 楚 台 东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台(chǔ tái)的意思:指楚国的台榭,比喻高耸的楼台。
魂断(hún duàn)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失望,心灵受到巨大打击而无法承受。
积渐(jī jiàn)的意思:积累渐渐增长。
金方(jīn fāng)的意思:指黄金和方砖,比喻非常珍贵的东西。
前日(qián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一天,特指前一天或前几天。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沈吟(shěn yín)的意思:沉思、深思熟虑
熏笼(xūn lóng)的意思:比喻受到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橹的《惜莲花》,通过对莲花生长环境和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伤之情。
“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夜风。” 这两句写出了莲花在池塘中的盛开景象,“半塘”意味着池塘的一部分被莲花占据,"染来红"形容莲花的鲜红色彩,如同被涂抹上去。"瘦尽金方昨夜风"则是说,原本肥沃的水面因风吹而变得瘦削,且“金方”可能指的是莲叶或是池塘中的倒影。
“留样最嗟无巧笔,护香谁为惜熏笼。”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以画笔捕捉莲花之美和保护其芳香的无奈。"留样"即保留形象,而"无巧笔"则是说没有足够灵巧的画笔去描绘;"护香谁为惜熏笼"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能像使用熏笼来保护香气那样,珍惜和保存莲花的清香。
“缘停翠棹沈吟看,忍使良波积渐空。” 这两句是诗人在观赏莲花时的心境描写。"缘停翠棹"可能指的是小船停靠在绿色的荷梗旁,而"沈吟看"则表示沉思地欣赏。"忍使良波积渐空"则表达了诗人不忍心看到美好的景致和时光逐渐流逝,变得一片空寂。
“魂断旧溪憔悴态,冷烟残粉楚台东。” 最后两句写出了莲花凋零后的萧瑟景象和诗人的感慨。"魂断旧溪"形容心如刀割的痛苦,而"憔悴态"则是对美好事物消逝后留下的哀伤情态。"冷烟残粉楚台东"描绘了莲花凋谢后的萧瑟景象,可能指的是古时楚台遗址附近的某个池塘。
这首诗通过对莲花生长与凋零的描述,以及诗人对其美好易逝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于世间美好但又脆弱的事物的珍惜和哀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寇兴祖
飘飘关辅客,逸气薄云霄。
承学有源委,持论生风飙。
束发侍玉阶,香名满天朝。
射策不一中,雄文深自韬。
嘉遁思居洛,歌诗祇和陶。
生涯足文史,踪迹混渔樵。
蹭蹬三十年,壮志殊未凋。
人称寇公后,遇鼎复能调。
才大时不容,坐使双鬓焦。
朅来汾上水,吾见秋虫号。
西风下木叶,天气正泬寥。
劝君一杯酒,能令百忧消。
开怀且痛饮,勿令乡关遥。
罗敷词
妾本秦氏女,今春嫁王郎。
夫家重蚕事,出采陌上桑。
低枝采易残,高枝手难扳。
踏踏竹梯登树杪,心思蚕多苦叶少。
举头桑枝挂鬓唇,转身桑枝勾破裙。
辛苦事蚕桑,实为良家人。
使君奚所为,见妾驻车轮。
使君口有言,罗敷耳无闻。蚕饥蚕饥,采叶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