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移淮橘多成枳,人说江梅竟是楠。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戴表元所作的《张道士求桤林诗》。诗中通过描绘地里橘树移植后结出枳实,以及江边梅树被人误认为楠木的例子,寓言性地表达了事物易变和识别困难的主题。"地移淮橘多成枳"暗示了环境变化导致原本的品种变异;"人说江梅竟是楠"则揭示了人们对事物认知的偏差,将一种普通的梅树误以为珍贵的楠木。
诗人进一步以"蜀木似桤成底用"来批评那些看似普通却无实际价值的事物,暗指某些地方的树木即使长得像桤木(一种常见树种),也可能因为其特性或用途有限而被忽视。最后,"盛时名字落江南"则表达了在繁华时期,一些事物的真正价值可能被遗忘,只有在江南这样的地方,人们或许还能忆起它们原有的美名。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关于变迁、误识和价值判断的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船遇长沙曹刑部赠诗
昨舍故人归山庵,路逢曹子披尘函。
欲浇江水泻智慧,一雨飘落舟中岚。
手持贤兄好文字,辨章学术穷其探。
湔除回穴启真秘,使我有舌不敢参。
论仁特采东塾说,薪火何止传湘潭。
菊坡精舍别来久,梦中杨柳空鬖鬖。
大师不再下元学,妖狐昼出言二三。
后生少年嗜鬼怪,经义新说青于蓝。
本心已昧非可惧,乱流既甚谁能戡。
我惟造圣祇一轨,不到真处皆空谈。
李固可冤季长谄,弥远不罪西山贪。
时危致君竟无术,便有书论徒面惭。
千年耿耿挂心目,自恨霜泺旋羸骖。
江山大好正堪隐,谁与百战湘人男。
时平豪杰不足数,勖哉吾子视所担。
《江船遇长沙曹刑部赠诗》【清·梁鼎芬】昨舍故人归山庵,路逢曹子披尘函。欲浇江水泻智慧,一雨飘落舟中岚。手持贤兄好文字,辨章学术穷其探。湔除回穴启真秘,使我有舌不敢参。论仁特采东塾说,薪火何止传湘潭。菊坡精舍别来久,梦中杨柳空鬖鬖。大师不再下元学,妖狐昼出言二三。后生少年嗜鬼怪,经义新说青于蓝。本心已昧非可惧,乱流既甚谁能戡。我惟造圣祇一轨,不到真处皆空谈。李固可冤季长谄,弥远不罪西山贪。时危致君竟无术,便有书论徒面惭。千年耿耿挂心目,自恨霜泺旋羸骖。江山大好正堪隐,谁与百战湘人男。时平豪杰不足数,勖哉吾子视所担。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467c68130b01f8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