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迟立之不至·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风泉声里残蛩语,松栝阴中碎月明”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细微声响与光影变化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幽深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风声、泉水流淌声与秋虫的低吟相互交织,构成了一曲自然界的交响乐。而“松栝阴中碎月明”,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月光在松树和栝树的阴影中斑驳陆离,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接下来,“永夜不眠清欲绝”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如此清幽的夜晚,他难以入眠,似乎被这静谧的环境所深深吸引,又或是被某种思绪所困扰,无法释怀。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最后,“何人与会此时情”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有谁能理解或分享他的感受呢?这个问题不仅反映了诗人寻求共鸣的心理需求,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连接与沟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永徽中所模兰亭叙
永和九年暮春月,内史山阴幽兴发。
群贤题咏无足珍,叙引抽毫取奇札。
好之写来终不如,神助留为后世法。
二十八行三百字,模写虽多谁定似。
昭陵竟发不知归,尚有异形终可秘。
彦远记模不记褚,要录班班有名氏。
后生有得苦求高,俗说纷纷那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