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欲晴还雨,春疑早又迟。
水有浮天意,山非入俗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出郊》,描绘了春天早晨雨后的景象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首句"晓欲晴还雨",写出了清晨时分雨势忽晴忽落的微妙变化,展现出春天天气的多变。"春疑早又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不确定感,既觉其早,又觉其迟。
"勾萌麻俟命,颖拔麦乘时",通过描述麻籽开始发芽等待时机,麦子则在适宜的季节迅速生长,展现了农耕生活与自然节律的和谐统一。"水有浮天意,山非入俗姿",诗人赋予了水和山以生动的情感和超凡的气质,水如天意般浩渺,山则保持着不拘一格的自然姿态。
最后两句"野人逢野景,相爱似相知",诗人以"野人"自比,表达了他对野外自然景色的深深喜爱,仿佛人与自然之间有着知己般的默契和情感交流。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夜光明月非所投,逢年遇合百无忧。
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翘关、负重君无力,十年不入纷华域。
故人坐上见君文,谓是古人吁莫测。
新诗说尽万物倩,硬黄小字临黄庭。
故人已去君未到,空吟《河畔草青青》。
谁谓他乡各异县,天遣君来破吾愿。
一闻君语识君心,短李髯孙眼中见。
江湖放浪久全真,忽然一鸣惊倒人。
纵横所值无不可,知君不怕新书新。
千金敝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山中既未决同归,我聊尔耳君其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