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杂述·其三》
《读史杂述·其三》全文
明 / 魏学洢   形式: 古风

审事贵审几,急湍石罅

东京貂珰,群狼啖天下

但当歼其魁,何用苦不赦。

日入相求惊鸾飞下楼。

徒令千载人,念之双泪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貂珰(diāo d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仪态美丽动人。

东京(dōng jīng)的意思:指极远的地方,比喻离得很远或非常遥远的地方。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急湍(jí t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

惊鸾(jīng luá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日入(rì rù)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了。也用来比喻人的生命终结或者事情的结束。

石罅(shí xià)的意思:石头的裂缝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相求(xiāng qiú)的意思:相互寻求,互相请求。

鉴赏

这首诗《读史杂述(其三)》由明代诗人魏学洢所作,通过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正义缺失的深刻反思。

首句“审事贵审几”,强调了在处理事务时,洞察先机的重要性。紧随其后的“急湍迸石罅”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暗示了社会动荡中隐藏的危机,水流湍急,冲击着岩石的缝隙,象征着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冲突。

接着,“东京横貂珰,群狼啖天下”描绘了一个腐败横行、权势者肆意妄为的社会图景。这里,“东京”泛指都城,而“貂珰”是宦官的代称,暗示了朝廷内部的腐败。“群狼”则形象地比喻了那些贪婪、残暴的权贵,他们如同野兽一般,吞噬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但当歼其魁,何用苦不赦”表达了诗人对于清除腐败核心、维护正义的坚定立场。他认为,只有斩断权力的源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无休止地宽容和姑息。

“日入慝相求,惊鸾飞下楼”描绘了一幅夜晚恐怖、正义被压抑的画面。日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也是黑暗力量的滋生之时,而“惊鸾飞下楼”则暗示了正义之士在面对邪恶势力时的无奈与恐惧。

最后,“徒令千载人,念之双泪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深感慨。他感叹于历史的轮回,同样的错误一再重演,让后世之人只能徒增悲伤与泪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正义与道德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公正的强烈渴望。

作者介绍
魏学洢

魏学洢
朝代:明   字:子敬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生辰:约1596——约1625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猜你喜欢

挽霍渭崖五首·其四

月旦凭谁更品评,古今人物自成名。

遥知嘉靖明伦疏,留与千年映汗青。

(0)

送李三洲之湖广·其三

君慕秦人洞,遥在武陵溪。

洄源翳重云,落花漏荒堤。

世远道已堙,何时共依栖。

路若逢渔父,为我指其迷。

(0)

别少参王一江

灵境启玄秘,晶光露磅礴。

日月杳倏忽,阴阳互藏宅。

霞扉扃不开,灵源渺深隔。

中有蕊珠宫,融瑞冲广漠。

琅玕映丹函,琪树依玄鹤。

我爱王子乔,间飞钟维岳。

羽衣侣佺期,服食栖云壑。

千载时一来,万物少厉扎。

四海瞻飙轮,相望如饥渴。

无为乘赤倩,飞腾恣寥廓。

吾闻天台路,近与赤城邻。

玄泉挹沆瀣,灵药多长春。

君归纡杖屦,列仙以为群。

一笑逢陈子,乃在桃源滨。

相携入烟萝,燕语自存温。

时跨双白鹿,飘举辞埃氛。

玉门铭丹书,碧林撰玄文。

罗浮杳天际,何时还见亲。

愿言启真诠,为我哀斯人。

(0)

寄罗浮李鍊师

闻道青霞扫石眠,曲肱犹枕蕊珠篇。

即看篆竹惊蛇虎,遥见星松出洞天。

共忆庚申曾守日,只今甲子又经年。

书来问我无多事,嬴得闲游似迹仙。

(0)

登越王台怀古·其三

深秋怀抱向谁凭,访古登临意转增。

衢井万家刘氏宅,牛羊衰草赵王陵。

天空巽鼓浮南极,日落神鹅见急淜。

犹自荒台寻故事,鹧鸪飞上木瓜藤。

(0)

官桥秋笛

垒石为桥数百春,恍疑乌鹊驾河津。

尘中车马经行古,舆上规模制作新。

得意共称题柱客,怜才谁识授书人。

清宵惟有桓伊笛,三弄梅花月下频。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