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辞霜露侵,但恐岁云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仓皇(cāng huáng)的意思:慌乱、匆忙的样子
登涉(dēng shè)的意思:指攀登、跋涉等艰难的行动。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杪秋(miǎo qiū)的意思:指秋季的末尾或最后一段时间。
日息(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天色渐暗,人们开始休息的时刻。也比喻事物发展到极限,即将结束。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徒御(tú yù)的意思:白费力气,无法控制或驾驭。
行子(háng zǐ)的意思:指走路的样子,也用来形容行走的方式或态度。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虞渊(yú yu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深不可测。
中路(zhōng lù)的意思:指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的道路,也指中立、中庸之道。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乔世宁的《行役》描绘了旅途中的匆忙与忧虑。首句“行役何仓皇”直接表达了行者赶路的急迫和不安,仿佛行程中充满了紧迫感。接着,“登涉念徒御”暗示了长途跋涉,让人想起艰辛的旅途和对随从的挂念。
“白日息虞渊,行子在中路”以日落比喻时光流逝,行者还在半途之中,暗示了旅程的漫长和疲惫。“杪秋多悲风,摇落不可顾”描绘了深秋时节,风吹落叶,景色凄凉,行者不禁生出悲凉之感,感叹时光无情,自己如同草木般无法抗拒自然的变迁。
“我非草与本,胡为被霜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自省,他意识到自己并非无生命之物,却也难以抵挡岁月的摧残,流露出人生的无奈和沧桑。“不辞霜露侵,但恐岁云暮”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深深忧虑,不愿再忍受岁月的侵蚀,希望能尽快抵达目的地或结束这段艰难的行程。
整首诗通过旅途的艰辛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乔世宁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阳篇
后羿射天九乌死,中逸其一差可喜。
寅宾寅饯时燠旸,三百六旬作天纪。
岁在丁卯秋八月,淫威饕虐怨咨起。
薰天溽暑土烂人,如鱼在釜略可拟。
朱明无云剧槁暴,高舂直下九万里。
安得神龙恤如燬,升天倒下天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