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方广冒雨过高台示德澜长老》
《自方广冒雨过高台示德澜长老》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云烟犹暝晓,杖屦高台

眼向不危去,景从外来

巧将新水墨,洒出旧尘埃

携得还天北,晴时阔展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景从(yǐng cóng)的意思:景物随从,形容景色美丽,迷人。

水墨(shuǐ mò)的意思:指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和风格。

外来(wài lái)的意思:指来自外地或外国的人或事物。

无外(wú wài)的意思:没有其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新水(xīn shuǐ)的意思:指新鲜的水,比喻新事物、新思想。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展开(zhǎn kāi)的意思:展开指的是打开或展示某物,也可引申为事物发展或展示的过程。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冒雨登高台的场景,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境界与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云烟犹暝晓”以晨昏交替的景象起笔,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杖屦已高台”点明了行动的地点,暗示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眼向不危去,景从无外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的眼界超越了眼前的险阻,景色也仿佛源自内心而非外界,体现了心灵的自由与纯净。接下来,“巧将新水墨,洒出旧尘埃。”运用比喻手法,将内心的净化比作新水墨洗刷旧尘埃,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经历达到了心灵的升华。

最后,“携得还天北,晴时阔展开。”诗人带着这份净化后的内心,返回北方,期待在晴朗的日子里,这份开阔与自由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展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寄靖安令

嵯峨幽谷山,寂寞彭泽令。

绝境空自奇,高标岌相映。

(0)

道中

疢忧倦征行,金火方牴牾。

宵分饷群仆,乘月问前路。

小儿何自至,楫我陈洲渡。

暗浪击层崖,平沙起惊鹭。

莽苍川花开,冥蒙山气聚。

物情岂不嘉,闷滞非所遇。

铃语出林表,风期呼我住。

寻幽本素志,触热咏嘉句。

午枕得高深,复觉清景驻。

谁云适所愿,永乏济世具。

以兹一梦顷,可况百年遇。

咄哉郭氏子,破甑尚欲顾。

(0)

清平乐·其一

乱红深翠。楼阁春风外。胡蝶成团飞照水。

睡鸭无人惊起。身闲更觉身轻。酒壶歌扇随行。

芳草绿杨堤畔,一声初听啼莺。

(0)

句·其七

四野绿回春补阙,乱山尘净雨修容。

(0)

冬前雪珠夜下早闻远山皆白

夜深真可覆三毡,地僻何因致八绵。

五岭盛传非昔日,一寒如此怪今年。

固知渊客难藏宝,倒卷珠池立散天。

日下有丹能变白,青山休恨早华颠。

(0)

硖石山

淮甸西头寻禹迹,维州硖石见辀暾。

石从厚地分双壁,峰合遥天注一门。

洞泊雨添波浪涌,川陂云接树林昏。

会脩故垒防津要,不使奸雄事并吞。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