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七》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其七》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城中谩有答剌罕,城外仍多忽剌孩。

外城无可那,生民憔悴转堪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答剌(dá là)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人在疾速旋转、迅速转动的样子。

忽剌(hū là)的意思:形容忽然闪烁的光亮或快速的动作。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生民(shē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人民。

外城(wài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或堡垒的外围,也用来比喻某事物的次要部分或外围环境。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答剌罕(dá là hǎn)的意思:指言辞犀利,回答刁钻,能言善辩的人。

无可那(wú kě nà)的意思:表示对某种困境或问题无法找到解决办法,无法改变现状,感到无奈和无力。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作家刘鹗所作的《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中的第七首。诗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内外矛盾和人民的困苦生活。"城中谩有答剌罕,城外仍多忽剌孩",这里的"答剌罕"和"忽剌孩"可能指的是外来统治者或权贵,"谩有"和"仍多"形成对比,表达了城内虽有这些权贵,但城外的百姓却深受其苦。"城外城中无可那","无可那"即无法解决,揭示了社会问题的严重性。最后两句"生民憔悴转堪哀"直接描绘了民众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和同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买陂塘.灯花

问青灯、今夕何夕,空闺向人花吐。

愁多翠叶常聚,又禁密珠如语。秋又暮。

更窗外、萧萧几阵芭蕉雨。无聊心绪。

怕玉子敲残,金钗拨坠,千里阻鱼素。凝思处。

绣幕兰膏月午。微风影摇烟缕。

酒阑背壁垂垂影,似妒江郎仙句。占屡误。

但冷结闲开,报喜偏难据。虫声正苦。

伴浅碧轻红,远情深恨,相对共凄楚。

(0)

忆王孙.与顾仲楣对弈

青梅如豆又春残。燕啄飞花到画栏。

午梦初回清昼闲。爇沉檀。红子轻敲睹凤团。

(0)

忆江南

闲庭悄,小步晚凉生。

雨过桐阴天欲霁,偶来花下听流莺。入耳便关情。

(0)

临江仙

犹忆西窗听雨,绿阴乍展如云。生憎修竹上弹文。

移来消暑气,扑处净尘氛。

别擅清幽风致,行行侧理成纹。蒲葵一任斗纷纷。

斜偎蝴蝶袖,低宕石榴裙。

(0)

亲旧诗六首·其四通家陆有道叔平

吾祖迈明德,结客豪长者。

平原秀士衡,正始翼风雅。

忘年缔密交,少岁荷陶冶。

潜盘西山阿,偃息青云下。

皎然白雪鬓,照兹绿玉斝。

明月投入怀,幽兰分满把。

对我欷歔言,老矣汗血马。

耆旧不憖遗,泪向寒泉泻。

(0)

中秋初度有感二首乙亥·其一

华月升高檐,广除步靡靡。

百年几何时,繁忧徒萃止。

结发事远游,轨路多荆枳。

九折悲覆车,皇皇旋旧里。

犹存临邛壁,欲探于陵里。

苦竹善钩衣,扁石恒碍履。

雀角穿我巢,谷风漂我垒。

哀哀慈母傍,怨慕羞称子。

脱粟尚弗充,何言甘与旨。

值此劬劳辰,乃惊犬马齿。

四十无闻焉,云何不遄死。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