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解嘲》
《解嘲》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少小怀孤尚,浮名那足贪。

禽羞获十,分栗任朝三。

已笑书空拙,更深愿外惭。

虽云不晓事遮莫解嘲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解嘲(jiě cháo)的意思:嘲笑或讽刺别人后,对方反过来讽刺嘲笑自己。

禽羞(qín xiū)的意思:形容人做了坏事或有过失后感到惭愧,不敢抬头或正视别人。

少小(shào xiǎo)的意思:指年少时期,表示年轻的年纪。

书空(shū kōng)的意思:形容书籍极少或没有。

笑书(xiào shū)的意思:笑书是指书籍或文章中的内容让人发笑,具有幽默的特点。

晓事(xiǎo shì)的意思:了解事物的真相或原理。

遮莫(zhē mò)的意思:遮莫是指遮掩、掩盖。

不晓事(bù xiǎo shì)的意思:不了解事情、不知道情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解嘲》,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浮名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省与谦逊。

首联“少小怀孤尚,浮名那足贪”,开篇即点明了诗人自幼便怀有独立高洁的志向,对于世俗的虚名并不屑追求。诗人以“孤尚”二字,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内心的清高与独立,与世无争的态度。

颔联“遇禽羞获十,分栗任朝三”,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待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这里以“遇禽”比喻遇到机会,“获十”和“分栗任朝三”则分别象征着获得十份利益或仅得到微薄的回报。诗人通过对比,表明了自己宁愿选择微小的收获,也不愿意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感到羞愧。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超脱和对精神价值的重视。

颈联“已笑书空拙,更深愿外惭”,诗人在此联中反思自己的才华与努力。他以“笑书空拙”自嘲,表示自己在学问上的不足和努力的不够,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达到更高成就的遗憾。“更深愿外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期望的谦逊态度,即使内心有所惭愧,但仍然愿意接受外界的批评与指正,体现了其谦虚好学的精神。

尾联“虽云不晓事,遮莫解嘲谙”,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的态度。虽然诗人自认在某些事情上并不精通,但他懂得如何面对外界的嘲笑与批评,展现出一种豁达与自信。这一联不仅揭示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乐观,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解嘲》一诗通过诗人对自身才华、世俗名利以及外界评价的反思与自省,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诗中蕴含的超脱世俗、谦逊好学、勇于面对困难的精神,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溪西李家

秧针初出未全青,昨夜冈头冷雨晴。

日暮采樵人去后,一痕淡月乱蛙鸣。

(0)

菩萨蛮·其一再登赏心用林子长韵

壶边击断歌无节。山川一带伤情切。依旧石头城。

夕阳天外明。行人谁是侣。遗唱今何许。

对酒转愁多。愁多奈酒何。

(0)

汉宫春·其二和辛幼安秋风亭韵,癸亥中秋前二日

闻说瓢泉,占烟霏空翠,中著精庐。

旁连吹台燕榭,人境清殊。

犹疑未足,称主人、胸次恢疏。

天自与,相攸佳处,除今禹会应无。

选胜卧龙东畔,望蓬莱对起,岩壑屏如。

秋风夜凉弄笛,明月邀予。

三英笑粲,更吴天、不隔莼鲈。

新度曲,银钩照眼,争看阿素工书。

(0)

减字木兰花·其二劝饮词

金貂贳酒。乐事可为须趁手。且醉青春。

白发何曾饶贵人。凤笙鼍鼓。况是桃花落红雨。

莫诉觥筹。炊熟黄粱一梦休。

(0)

橘花

糁枝碎玉吐香奇,鼻观频参试论之。

清比木犀虽未的,烈如茉莉已无疑。

自从白雪避花后,更好黄金铸实时。

四老隐居宜取此,可能无意赋新诗。

(0)

何先生月湖楼

青天素月古今流,奇观还须自我谋。

照有馀辉众人共,取之不禁此湖收。

水容天色交光处,玉鉴冰壶不夜秋。

俯仰无尘清绝甚,栏干百尺独宜搜。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