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地灵(dì líng)的意思:指土地的灵气,也用来形容土地肥沃、生机勃勃。
东溟(dōng míng)的意思:形容大海的广阔和浩渺。
河上(hé shàng)的意思:指在河上,表示在水上行驶或活动。
何劳(hé láo)的意思:表示不必费力、无需劳累,也可用于委婉地表示不必为他人操心或劳心。
虹桥(hóng qiáo)的意思:虹桥是指彩虹的两端,比喻事物的两个极点或两个相对立的方面。
欢声(huān shēng)的意思:指喜庆的声音,欢乐的声音。
千龄(qiān líng)的意思:千年的时光
驱石(qū shí)的意思:用力推动或驱赶石头,比喻排除障碍或克服困难。
驷马(sì mǎ)的意思:指四匹马并驾驭,形容才能出众、技艺高超。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天险(tiān xiǎn)的意思:指非常险恶的地方或情势,形容极其危险的局面。
万户(wàn hù)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的家庭。
无天(wú tiān)的意思:指人行为恶劣,不顾天理人情,不顾法纪道德。
异迹(yì jì)的意思:指与常规或常态不同的迹象或现象。
壮志(zhuàng zhì)的意思:形容雄心壮志,追求高远目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瑞龟桥的壮观景象与传奇故事。开篇以“百尺虹桥截海成”一句,生动展现了桥梁的雄伟与壮丽,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直接从海面延伸而出,无需借助人力将巨石搬运至遥远的东海。接着,“何劳驱石到东溟”一句,既是对前句的补充,也暗含了对人工智慧与自然力量的赞叹。
“群游尽讶无天险,异迹还徵有地灵。”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瑞龟桥的神奇与独特,它不仅跨越了天险,成为了连接两地的纽带,更蕴含着深厚的地理灵气,让过往的游人们感到惊奇与敬畏。通过“群游”的反应,诗人巧妙地传达了瑞龟桥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和非凡魅力。
“河上欢声齐万户,洛中馀瑞协千龄。”这两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描绘了瑞龟桥带来的社会影响与历史意义。它不仅为沿河的万户人家带来了欢声笑语,成为了一座连接人心的桥梁,还与洛阳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见证了千年的繁荣与变迁。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万户”和“千龄”来强调瑞龟桥的深远影响和悠久历史。
最后,“几人壮志能题柱,此地堪留驷马亭。”这两句表达了对瑞龟桥的赞美与敬仰之情。诗人认为,只有那些拥有远大志向的人才能理解并歌颂这座桥梁的壮丽与价值,而瑞龟桥本身,就值得留下一座驷马亭作为纪念,供后人瞻仰与缅怀。这里的“题柱”典故,源自《世说新语》,原指汉代名士陈蕃在接待宾客时,不拘小节,甚至在柱子上题字以示欢迎,此处借以表达对瑞龟桥的崇高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瑞龟桥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与人文之美,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赵泰州善忱
唾拾儒科早,阶升命秩尊。
斑衣娱寿斝,绮席称名园。
五马催三驾,千秋闭九原。
春风破山路,松柏惨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