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许簿牡丹二首·其二》
《和许簿牡丹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薛季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清江不解蹋长芦,闷向花前问玉壶

秀色可餐谁是伴,浓装独立自应殊。

醉倾镜外归钟酒,飞尽人间几血凫。

多占春风第一檀心知有谢来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解(bù jiě)的意思:不理解、不明白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尽人(jìn rén)的意思:尽力使人满意;竭尽所能为人做事。

清江(qīng jiāng)的意思:清澈的江河水流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檀心(tán xīn)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净善良,没有杂念和恶念。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秀色(xi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绝伦,色彩鲜艳。

玉壶(yù hú)的意思:指美酒。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境地。

秀色可餐(xiù sè kě cān)的意思:形容景色或美食非常美丽或诱人。

鉴赏

这首诗以牡丹为题,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与独特。诗人通过“清江”、“玉壶”、“春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将牡丹的秀色与高洁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秀色可餐”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牡丹的美丽令人赏心悦目,仿佛能直接食用一般。而“浓装独立自应殊”则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独特魅力,即使在众多花卉中也能脱颖而出。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饱满,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作者介绍
薛季宣

薛季宣
朝代:宋   字:士龙   号:艮斋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生辰:1134~1173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猜你喜欢

和汪伯虞求酒

君不见菊潭之水饮可仙,酒旗五星空在天。

此江縠纹更奇绝,投以曲米清如泉。

分甘正拟供低唱,要筑糟台须大匠。

诗人便欲醉千日,欢伯仅堪陪一饷。

曰予此乐未知之,独爱为瓶居井湄。

因君饮兴亦浩荡,梦随骖驾觞瑶池。

昔贤酒尽孤长吸,大似竹枯还欲沥。

明朝秀句传满城,笑指空樽卧墙壁。

(0)

送行诗

太白休愁横阁暝,少陵剩赋浣花春。

金沙银铄巴中路,绿水红莲幕下宾。

(0)

一眺石

一眺人间万事非,海鸥山鸟便忘机。

林端髣髴见帆影,知有扁舟天际归。

(0)

一段奇轩

门外红尘走利名,庵中白发任浮生。

羡师法窟能深入,厌我诗坛已屡盟。

渺渺水光帘万叠,离离梅影雪三更。

何人荐取真消息,试鼓瑶琴一再行。

(0)

次杨咸亨江郊亭新成二十三韵

瞿塘一门江水倾,群趋激射随奔鲸。

舟车冠盖凑蜀道,孰问张丈联殷兄。

相逢来往问地主,太守讵敢忘将迎。

白崖候馆久茅蕝,近即野处披榛荆。

屏修启剔作庐舍,夙戒里旅迟留行。

有如绶馆及郊劳,举国定制谁先鸣。

钱塘鄙人何所似,抵掌自视鸿毛轻。

食焉抑畏堕偷懦,汎观彼己同虚盈。

山溪水浒肆登赏,靡识杰阁誇峥嵘。

朋从簪盍得众隽,麈谭冰释欣初晴。

鼎新赞我筑斯馆,栋宇不贵朱连甍。

入门便足庇风雨,揭榜却借江郊名。

时哉莲幕有嘉客,落笔能令风雨惊。

联篇累牍溢我目,粲花丽藻舒我情。

人生悟合良快意,胡为四美嗟难并。

日光天际发丰蔀,此去可并依离明。

直排阊阖出滟滪,肃肃东首歌宵征。

循崖履坦竟无阻,为君留取能诗声。

此榜与诗傥不朽,此馆想同江水清。

我来岁月愧销缩,整缨辑屦图归程。

遗名肯复计身后,谨愿第虞槃水擎。

始终感慨遇僚友,遂事且喜相须成。

勉旃功业早期就,发轫自是天衢亨。

(0)

冷泉亭

道人心迹已双清,更挹寒泉涤俗情。

徙倚虚亭无一事,笑予尘土满冠缨。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