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
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再和四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反映个人遭遇与心境的诗歌。
“狐鸣工作祟,鸦噪每为凶。” 这两句开篇就营造出一种不祥的氛围。狐鸣和乌鸦的叫声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象征着灾难或不吉之兆,这里暗示诗人遭遇了困境。
“鲁观初尸罪,丘门永削踪。”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过错的反思和自我批评。"鲁观"和"丘门"可能是指具体的地方或事件,而"初尸罪"和"永削踪"表明了诗人对于错误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决心不再重复。
“谋身真有窟,凿趾欲无墉。” 这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规划和希望。"谋身"指的是为自己的身体(即生命)寻找安身立命之所,而"真有窟"则是指找到真正可以避难的地方;"凿趾"和"欲无墉"则表达出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景,希望能够摆脱困境。
“力击延龄去,堂堂似亢宗。”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决心和力量。"力击延龄去"意味着要用力气去打破岁月的束缚,而"堂堂似亢宗"则是形容一种堂皇、雄伟的气势,可能在暗示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古代圣贤一样,留下不朽的事迹。
综上所述,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内心挣扎和自我提升的决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气机互流转,万有存一心。
操之失其要,纵浪翻陆沈。
三省有明训,四勿垂规箴。
孔圣固可学,奚必回与参。
翠积祸先贾,鳞潜不厌深。
元公故遥裔,结屋青松林。
芳泉引自洁,纷华宁见侵。
境偏人事静,佔毕疑书淫。
微言探赜外,遗绪犹未寻。
开境集百感,鬓雪纷盈簪。
朴质道所贵,约守良独任。
金貂付销灭,布被留至今。
丰亨鲜常在,转瞬回晴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