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寒犹峭,门前雪更深。
共说耕田乐,能谙聚族心。
此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吴俨在春夜中与侄子瀚侄相聚的情景。首句“春夜寒犹峭”点明时节与氛围,虽是春天,但夜晚仍寒气逼人,暗示着环境的清冷与孤独。接着“门前雪更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雪的堆积象征着外界的冷漠与隔绝。
“老予尝独坐”一句,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表达了自己曾独自一人静坐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谢子远相寻”则转折到侄子瀚侄的到来,展现了亲人之间的温暖与慰藉,是对孤独的反拨。
后四句“共说耕田乐,能谙聚族心。大家聊自足,何用积黄金”,诗人与侄子谈论起耕作的乐趣,以及家族团聚的温馨,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满足与幸福,而非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亲情与和谐社会关系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内在价值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夜中的孤独与相聚,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亲情和精神富足的向往。
寒姿数片奇突兀,曾作秋江秋水骨。
先生应是厌风云,著向江边塞龙窟。
我来池上倾酒尊,半酣书破青烟痕。
参差翠缕摆不落,笔头惊怪黏秋云。
我闻吴中项容水墨有高价,邀得将来倚松下。
铺却双缯直道难,掉首空归不成画。
池塘萧索掩空笼,玉树同嗟一土中。
莎径罢鸣唯泣露,松轩休舞但悲风。
丹台旧氅难重缉,紫府新书岂更通。
云减雾消无处问,只留华发与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