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乱后喜商隐归自白下·其二》
《乱后喜商隐归自白下·其二》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秣陵西北望,兵火几家残。

白发高堂暮,青天行路难。

千金弹铗尽,万马渡江寒。

故老多少新亭洒泪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故老(gù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的人,也可以泛指长辈。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洒泪(sǎ lèi)的意思:洒泪是指流泪、哭泣。

天行(tiān xíng)的意思:指自然界中天体运行的规律,也用来形容事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新亭(xīn tíng)的意思:指新建的亭子,比喻新出现的事物或新兴的事物。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行路难(xíng lù ná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途艰难困苦,形容事情进行得十分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的凄凉景象与人物的悲苦心情。首句“秣陵西北望”,点明地点,暗示诗人站在秣陵(今南京)西北眺望,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远眺的视角和历史的纵深感。接着,“兵火几家残”一句,直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毁灭,残破的家园、凋零的人烟,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白发高堂暮”描绘了一幅苍老夫妇在黄昏时分的孤独画面,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高堂则暗示着家庭的支柱,暮字则强调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脆弱,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哀悼。

“青天行路难”一句,以“青天”象征和平与希望,而“行路难”则反映了人们在战乱中艰难求生的现实,同时也暗含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千金弹铗尽,万马渡江寒”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战争的浩大与残酷。千金弹铗,意味着财富与尊严的丧失;万马渡江寒,则描绘了大规模军队行动的壮阔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寒冷的天气和人心的寒冷,象征着战争的无情。

“故老知多少,新亭洒泪看”结尾两句,借用了新亭对泣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故老知多少,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失去亲人的哀悼;新亭洒泪看,则是面对现实的痛苦与无力感,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和九兄贺二十六兄除大谏

祖德当年吐握勤,谏垣人物典刑存。

在阴鸣鹤和有子,产峄孤桐枝见孙。

王室艰难欣得士,世家矜伐敢援恩。

清明謇谔平生事,况乃中兴辟四门。

(0)

减字木兰花·其三甲午九月末在婺州韩守坐上和陈尚书韵

更生观尽。双璧蒹葭那敢并。四海无人。

笑语从容许我亲。平生此客。复与太丘登醉白。

病里颦眉。贪看惺惺骑马归。

(0)

自咏

宝珠探妙得真宗,五色分明焕太空。

解下连环竟超越,郁罗深处宴鸿濛。

(0)

新晴

林影熹微晓乍晴,老于世故独关情。

连烽未撤边头戍,积潦犹妨陇上耕。

几为饷蚕忧湿叶,重因漂麦困饥萌。

龙公多事多劳耳,万理由来要得平。

(0)

道场山

访碑无古迹,丹碧覆嵯峨。

塔向城中共,山从寺右多。

疏松小溪路,远溇太湖波。

何锴书堂在,犹嫌隔翠萝。

(0)

重游大涤洞天

涧水泠泠石发新,松花香靓翠崖深。

云生不没仙人迹,丹化犹啼捣药禽。

洗眼人多求圣水,醒心吾独爱清音。

杖藜更欲过新洞,无柰春空又作阴。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