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岚气(lán qì)的意思:指山间云雾缭绕,气势雄伟壮丽的景象。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仪态悠然。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木榻(mù tà)的意思:指木制的床榻,比喻生活简朴、不奢华。
鸟散(niǎo sàn)的意思:指众多的鸟飞散或离开。
栖止(qī zhǐ)的意思:安定下来,停留在一个地方。
启扃(qǐ jiōng)的意思:启扃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威风凛凛、气势磅礴。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山栖(shān qī)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在山中栖息。
素琴(sù qín)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饰或装饰的琴,比喻人的才华和品德纯正,没有虚伪的外表。
玄经(xuán jīng)的意思:指深奥、玄妙的经典或学问。
元亮(yuán lià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中听(zhōng tīng)的意思:指言辞或言论中通情达理,既不过分,也不过于含糊,恰到好处。
- 鉴赏
这首清代张度的《过陈二如读书处》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山居读书图景。首句“碧山栖止著《玄经》”暗示了主人公在青翠的山中专心研读道家经典的情境。次句“来叩柴门半启扃”描绘访客轻敲简陋的柴扉,主人半开半掩,透露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专注。
“岚气湿衣庭际落”写出了山间雾气缭绕,湿润了来访者的衣裳,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幽深的氛围。接着,“泉声绕屐竹中听”则通过潺潺的泉水声和竹林的婆娑,进一步渲染了读书环境的自然和谐。
“素琴常挂同元亮,木榻将穿似管宁”两句,诗人以东晋名士陶渊明(字元亮)和三国隐士管宁自比,表达了对高洁品性的向往,以及对这种淡泊宁静生活的认同。
最后,“日暮空林猿鸟散,卧看明月上松棂”描绘了傍晚时分,林中禽鸟归巢,只剩诗人独自欣赏着明亮的月光洒在松木窗棂上,画面宁静而富有禅意,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深深眷恋和追求。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读书人超然物外的志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偶感
牡丹倾国色,幽兰众香祖。
人间极品花,凡卉非其伍。
我为长太息,位置不得所。
牡丹蒙秽尘,幽兰插粪土。
空负此美名,无人争快睹。
天意茫茫不可窥,后先矛盾乃如许。
既予之以色与香,胡又令其遭际苦。
不受沈香亭北风,不沾空谷丛中雨。
可怜憔悴过一生,不及群花随意吐。
乃知秽尘粪土中,埋没英才不可数。吁嗟乎!
此恨同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