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秀才江居五题·其三天隐洞》
《夏秀才江居五题·其三天隐洞》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层崖削青瑶谁昔镌镂

潭潭斗孤洞,中可百人受。

巑岏列岫绕,汹涌大江漱。

虞卿方著书,入此几年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人(bǎi rén)的意思:形容人多,人群众多。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镌镂(juān lòu)的意思:雕刻、刻画。

青瑶(qīng yáo)的意思:形容美女的容貌晶莹剔透。

谁昔(shuí xī)的意思:指过去的人或事情,表示时间已过去,人事已改变。

潭潭(tán tán)的意思:形容水面平静如镜,没有一点波澜。

削青(xuē qīng)的意思:削去青草,比喻除去不必要的东西或人,使之变得清爽干净。

汹涌(xiōng yǒng)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力量浩大,激烈汹涌。

注释
层崖:形容山崖陡峭。
削青瑶:像青瑶一样被削切。
镌镂:雕刻、刻画。
潭潭:深邃的样子。
孤洞:单独的洞穴。
百人受:能容纳百人。
巑岏:形容山峰高峻险峻。
列岫:排列的山峰。
绕:环绕。
汹涌:水流猛烈翻腾。
大江:大河。
漱:冲刷。
虞卿:古代人物,姓虞名卿,此处代指某位学者。
著书:写书。
几年就:在这里待了几年。
翻译
陡峭的崖壁如同削过的青瑶,是谁曾在那雕刻
深深的洞穴争斗般独立,足以容纳百人聚会
众多山峰排列环绕,江水汹涌冲刷着岸边
虞卿正埋头著书,来到这里已经数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自然景观,其中蕴含着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开篇“层崖削青瑶,谁昔此镌镂”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雄伟险峻的山崖图景,其中“削青瑶”形容岩石的光滑与坚硬,而“谁昔此镌镂”则透露出诗人对这自然奇观背后历史遗迹的好奇和探究。

接下来的“潭潭斗孤洞,中可百人受”两句,则更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一个巨大洞穴,这个洞穴之大,可以容纳数十乃至上百人。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心。

“巑岏列岫绕,汹涌大江漱”两句继续强化了这种景象的壮丽和神秘,其中“巑岏列岫绕”形容山峦起伏连绵,“汹涌大江漱”则描绘出江水奔腾、气势磅礴的情景。

最后,诗人以第一人称“我”出现,用“虞卿方著书,入此几年就”的两句表达了自己对这片山川的深厚情感和久居不去的心境。这里的“虞卿”是古代对朋友或知己的一种亲切称呼,而“我方著书”则显示诗人在这个洞中有着一定的生活和创作活动,表达了他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对天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情怀。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颂古四十首·其二十六

青青庭柏指西来,赵老门风八字开。

岁寒枝有深深意,谁把灵根著处栽。

(0)

戊辰冬与邻士纵步至吴由道书会所课诸生作梅花诗以先字为韵戏成一绝句后三年由道来昌化索前作复次韵三首并前诗赠之·其二

清影扶疏晚更妍,每教移植小池边。

一枝独守凌寒操,肯与群花较后先。

(0)

秋日杂咏十首·其六

沙路微行到懒窠,晚风斜日满烟萝。

焚香坐久疑无路,忽见帆樯竹外过。

(0)

予自暮春与客燕野趣亭俛仰三时始复再至则花木益茂亭亦稍葺矣因思去岁重九之集览物增慨题三小诗·其二

秋容野色拥帘旌,森木中间结小亭。

斫尽枯荷露清浅,夜深来看一池星。

(0)

乙丑二月予赴贬琼山苏令办自蔚平追路至陆川访别临行作两小诗·其二

淹留客馆雨冥冥,烽火仍连近贼营。

已悟去来生死梦,年来愈觉一身轻。

(0)

予去开化三十年戊午仲冬自江西召还道由江山境感叹成小诗

依然山色与溪声,岁月峥嵘祇自惊。

独有老农能耐久,路傍犹说长官清。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