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动(bō dòng)的意思:
[释义]
(1) (动)起伏不定;不稳定。
(2) (动)波
(3) (动)。
[构成]
偏正式:波〔动
[例句]
情绪波动。(作谓语)引起一阵波动。(作宾语)波动的水面。(作定语)
[反义]
稳定采莲(cǎi lián)的意思:比喻男子追求女子,或者指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九子(jiǔ zǐ)的意思:九个儿子,形容子孙众多。
榴花(liú huā)的意思:比喻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龙绡(lóng xiāo)的意思:指长长的龙须。比喻事物纷繁复杂,难以一一究明。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水榭(shuǐ xiè)的意思:水榭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建在水上的亭子或楼阁。也可以用来形容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住所。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吴娃(wú wá)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湘簟(xiāng diàn)的意思:湘簟是指湖南地区制作的竹席,比喻质朴、简朴的生活方式。
九子粽(jiǔ zǐ zòng)的意思:形容事物之间密不可分,紧密相连。
九节蒲(jiǔ jié pú)的意思:指人们在举办庆典、婚礼等喜庆场合中,用来装饰场所的一种竹子,每一节都装饰得非常华丽。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实用,只注重外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端午节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和浪漫色彩。
首句“明月裁团扇”,以明月喻指夜晚的明亮,暗示端午之夜的月色宜人,为下文的活动提供了美丽的背景。接着“榴花照舞衣”,榴花鲜艳夺目,映照在舞者的衣裳上,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热情。
“吴娃木兰楫,日暮采莲归”描绘了一幅采莲女划着木兰舟,在夕阳余晖中归来的情景。木兰舟轻盈,采莲女们身姿绰约,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融,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龙绡围水榭,湘簟鱼波动”则将视线转向水榭,龙绡(一种丝织品)装饰的水榭在水中倒映,与波光粼粼的水面相映成趣。湘簟(竹席)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是水面上的波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最后,“郎餐九节蒲,妾食九子粽”点出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九节蒲和九子粽都是端午节的特色食品,代表着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这一句通过郎妾之间的互动,进一步丰富了节日的温馨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们欢度佳节的喜悦心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化内涵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