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田御宿大参归里·其三》
《送田御宿大参归里·其三》全文
明 / 孙传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自抗西台节,已高北斗名。

射墉矜独力,斥仗忌孤鸣。

众论纷沓天心治平

故因寇祸搆,竟使撤长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斗(běi dǒu)的意思:指北斗星,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者引导。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独力(dú lì)的意思:指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或能力。

纷沓(fēn tà)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纷繁复杂。

矜独(jīn dú)的意思:自负独善其身,不愿与他人交往。

天心(tiān xī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淳朴善良,充满正义和仁爱之心。

西台(xī tái)的意思:指在西方地区的官府或政府机构。

治平(zhì píng)的意思:指维护社会治安,使社会安定平和。

众论(zhòng lùn)的意思:众多人的评论和议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传庭所作的《送田御宿大参归里》组诗中的第三首。孙传庭,明朝末年著名将领,以抗清闻名,此诗借送别友人之机,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动荡、国家危难的忧虑。

首联“自抗西台节,已高北斗名”赞颂友人田御宿在对抗外敌(可能指满清)时的英勇表现,其节操如同北斗星般高洁,引申出其品德与声望的崇高。

颔联“射墉矜独力,斥仗忌孤鸣”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战场上的独当一面,力挽狂澜的形象,同时暗示了其在权力斗争中不畏强权、坚持自我原则的态度。

颈联“众论方纷沓,天心厌治平”则反映了当时社会舆论的复杂多变,以及朝廷对于和平治理的渴望,暗含了对时局动荡的担忧。

尾联“故因寇祸搆,竟使撤长城”以“长城”象征国家的防御力量,表达了对友人因对抗外敌而引发的国家危机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最终未能避免国家遭受重大损失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友人个人品质的赞誉、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思,展现了孙传庭作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更在文辞上有着深厚造诣的一面。

作者介绍
孙传庭

孙传庭
朝代:明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又字白谷,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明朝名将。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次年升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带兵镇压李自成、张献忠民变。由于时疫流行,粮草不足,兵员弹药缺少,朝廷催战,无奈草率出战,后兵败,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年约51岁。《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忠靖”。
猜你喜欢

凉月·其一

莲房折尽只留荷,露盖班班一丈过。

高下横斜无定影,聚凉着得月明多。

(0)

灯夕独酌·其二

海涛风定柳枝曲,江楫波明桃叶歌。

剪烛停杯听宛转,不妨白雪映青蛾。

(0)

次韵希旦喜雨

骄阳挟酷暑,何啻虎而翼。

高田土可筛,况乃耕与殖。

风伯真可讼,云合吹复拆。

那知下土民,糟粕配橡实。

古佛栖岩隈,旱沴岂吾责。

应缘贤令尹,闵雨丐法力。

积阴暝山谷,流润凄几格。

朝来贺客散,置酒浣愁疾。

古诗成云外,险句动潜蛰。

旋看蓑笠出,竞喜沟浍溢。

谁言令与佛,念我一何悉。

嗟我困蒿藜,最觉民可恤。

何当问牛喘,免使诉鱼失。

九关虎豹守,怀此欲安适。

谁哉此心同,吾饱将何日。

(0)

有怀舍弟逢年时归婺源以诗督之

木落天未霜,君归定何时。

相思如惊鹊,中宵未安枝。

梦中见阿连,锵然咏新诗。

寤惊衰叶翻,谓是步屧移。

揽衣下中庭,风露浩淼瀰。

遥知客衣薄,归来一何迟。

平生短檠灯,相对忽解颐。

万古一舒卷,佳处良在兹。

是中及物心,上与稷契期。

援古以自例,自笑无乃痴。

夜叉叱九阙,侧足不敢窥。

坐令一寸心,日抱二柄疑。

迟君商略此,恐得儿辈嗤。

况乃绿发亲,倚门鬓欲丝。

狶膏非凤喙,车辖无可脂。

再拜寿百分,斑衣舞参差。

秋芳未云歇,采采黄金蕤。

万钟不足乐,古人岂吾欺。

(0)

古风二首寄汪明道·其二

俗士白人眼,从谁明此心。

不欲故人见,诃我车辙深。

萧然江上庐,高卧诗书林。

得句不相寄,谁赏气骎骎。

(0)

巫山一段云·其五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羽轮飙驾赴层城。

高会尽仙卿。一曲云谣为寿。倒尽金壶碧酒。

醺酣争撼白榆花。踏碎九光霞。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