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堪待月,心浪已无沤。
天与閒官福,江随妙墨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平静。
首句“风暖沉香浦”,以“风暖”点出季节,暗示春日和煦,沉香浦则营造出一种幽静、芳香四溢的水边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温馨而略带神秘的基调。接下来,“人乘范蠡舟”,借用了范蠡泛舟的故事,不仅增添了历史文化的韵味,也暗含了诗人向往自由、追求心灵归宿的情感。
“林光堪待月,心浪已无沤”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林光是指树林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诗人期待着月升之时,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而“心浪已无沤”则是诗人内心的写照,经过岁月的沉淀,心中的波澜不惊,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天与閒官福,江随妙墨流”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在闲适的官职中找到幸福,在江水的流动中寻找灵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最后,“金山留带处,不及碧云头”两句,以金山和碧云作比,金山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辉煌,而碧云则代表了天空的广阔与自由。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即使金山留下了珍贵的记忆,也无法与眼前的碧云相比,强调了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由、广阔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晚英值穷节,绿润含朱光。
以兹正阳色,窈窕凌清霜。
远物世所重,旅人心独伤。
回晖眺林际,摵摵无遗芳。